May 6, 2017

 

2017 05 06 WWB Poster - revised

天主教聖曹桂英堂 – 聖經研讀學會,於2017年5月6日「聖言無疆界」 “WORD”  Without Borders 靈修活動中,我們反思在《若望福音》耶穌在最後晚餐給門徒洗腳的章節,這個晚上耶穌對門徒說的一番話:

《若望福音》13:34-35

「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IMG_5557

而「彼此相愛」的「新命令」是源於《肋未紀》; 人若果要符合耶穌所要求「彼此相愛」的命令,必須務求達到經文中列出的所有條件:

《肋未紀》19:17-18

「不可存心懷恨你的兄弟,應坦白勸戒你的同胞,免得為了他而負罪債。不可復仇,對你本國人,不可心懷怨恨;但應愛人如己:我是上主。」IMG_5556

在《若望福音》,復活後的耶穌沒有追究伯多祿的背叛,卻再三確認伯多祿是否愛祂。寬恕的恩寵,讓人從罪過中獲得救援,經驗天主無盡的愛。伯多祿終究以他的生命答覆了耶穌的召叫,完完全全地跟隨了耶穌。

《若望福音》21:15-19

耶穌對西滿伯多祿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比他們更愛我嗎?」伯多祿回答說:「主,是的,袮知道我愛袮。」耶穌就對他說:「你餵養我的羔羊。」

耶穌第二次又問他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愛我嗎?」伯多祿回答說:「主,是的,袮知道我愛袮。」耶穌就對他說:「你牧放我的羊群。」

耶穌第三次問他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愛我嗎?」伯多祿因耶穌第三次問他說:「你愛我嗎?」便憂愁起來,遂向祂說「主啊!一切袮都知道,袮曉得我愛袮。」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羊群。」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你年少時,自己束上腰,任意往來;但到了老年,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給你束上腰,帶你往你不願意去的地方去。」耶穌說這話,是指他將以怎樣的死,去光榮天主。說完這話,又對他說:「跟隨我罷!」18222648_1889431374660435_2122053257730124345_n

而從閱讀《肋未紀》第10章的時段,我們了解到《贖罪祭》和《全燔祭》的分別和意義,內容很值得反覆思量。《贖罪祭》是指人若犯了罪,與主的關係遭到破壞,必須獻祭贖罪,賠補自己的過失,恢復與主的關係。除了部分祭物焚燒獻主之後,餘下的部分會留給作獻祭的司祭食用,代表天主接納祭品,與人修和。而所謂《全燔祭》則不是因犯了罪而獻祭,而是自動自發的奉獻,將祭品用火焚燒直至成為灰燼,沒有一點保留。而最完美的《全燔祭》就是殉道者,傾流自己所有的血,為主作見證。《全燔祭》是承認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來自天主,將自己最寶貴的奉獻給天主。

追溯到在《創世紀》亞當和厄娃的原罪,天主允許他們吃樂園中所有樹的果子,唯有是中央那棵樹上的果子,他們不可以吃。

創世紀 2:15-17

上主天主將人安置在伊甸的樂園內,叫他耕種,看守樂園。上主天主給人下令說:「樂園中各樹上的果子,你都可吃,只有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那一天你吃了,必定要死。」

當中原因並不是上主要試探他們的完全服從,而是要他們知道享用園中的果子,是上主給予他們的恩賜,並不是他們理所當然的的權利。天主是在實實在在的對他們說:「我愛你」。就如父母供應子女的一切,都是父母給予的,並不是現在很多子女好像覺得所有要求都是他們的權利一般。當我們犯錯,就是要我們明白所有的都是來自天主,不是理所當然的。通過《全燔祭》,我們向上主承認所有的都是從祂而來,所有的都是祂付予我們的。

祈求我們都能全心全意的信賴天主,以愛還愛,全然奉獻,為主作見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