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5, 2021

「有耳朵的,應聽聖神向各教會說的話」默 2:7

在剛剛過去的五月神父與我們初步解讀《默示錄》,今天我們繼續從天主的角度看「天國」在人間的發展。

耶穌啟示給天使,而天使啟示給若望寫信給七個初期教會。《默示錄》的七個教會都是在今天的土耳其,這七個教會代表普世教會,他們面對的問題就是普世教會要面對的問題,而普世教會就是「天國」。

在之前的聚會,我們已經研讀了耶穌通過若望寫給厄弗所教會的信。

若望為耶穌寫的第二封信是給斯米納教會的「天使」── 即教會的領導人:

你給斯米納教會的天使寫:「那身為元始和終末,曾死過而復生的這樣說:我知道你的困苦和貧窮 ,其實你是富足的;也知道你由那些自稱為猶太人的人受的誹謗,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而是撒殫的會眾。不要怕你要受的苦!看,魔鬼要把你們中的一些人投在監裏,叫你們受試探;你們要遭受困難十天之久。你應當忠信至死,我必要賜給你生命的華冠。有耳朵的,應聽聖神向各教會說的話:勝利的必不受第二次死亡的害。」默2:8-11

斯米納 (Smyrna) 是地中海地區城市,是今天的伊茲密爾 (Izmir) ,是一個富裕的海港。斯米納依山而建,山頂上有一座堡壘,遠看堡壘的城牆像一個皇冠。

當時那裡的基督徒大多是貧窮的,加上那地區常有地震,他們時常要不斷重建家園,這使他們的處境更加困難。除了天災,基督徒也面對該地猶太教人的誹謗,故若望稱他們為「撒殫的會眾」。儘管一些基督徒因被誹謗而被監禁,他們還是堅持對基督的信仰。所以,耶穌讚揚他們雖然貧窮但靈性生活豐足。

耶穌敦促他們「應當忠信至死」,而且不要忘記基督對他們「生命的華冠」的承諾。耶穌告訴他們不要害怕「第二次的死亡」,因為天國最終會贏得一切。耶穌的鼓勵是基於他們的情況,因為該地經常發生地震,像皇冠的城牆經常被摧毀, 基督徒一直生活在死亡威脅之下 。

就像斯米納教會,現在的基督徒正在受到不同形式的迫害。這封信是一個鼓勵,因為迫害只是短暫的,信友們若能忠貞至死,便可以得到「生命的華冠」── 基督永生的應許。

第三封信是寫給培爾加摩教會:

你給培爾加摩教會的天使寫:「那持有雙刃利劍的這樣說:我知道你居住的地方,在那裏有撒殫的寶座;當我忠信的見證安提帕在你們中間,即在撒殫居住的地方被殺的時日,你仍堅持了我的名字,從未否認對我的信仰。可是,我有反對你的幾條,就是:在你們那裏,你容忍了一些堅持巴郎教訓的人;巴郎曾教巴拉克在以色列子民前安放了絆腳石,叫他們吃祭肉,行邪淫;同樣,你也容忍了一些堅持尼苛勞黨人教訓的人。所以你應當悔改,不然,我就要迅速臨於你,用我口中的利劍攻擊他們。有耳朵的,應聽聖神向各教會說的話:勝利的,我要賜給他隱藏的〈瑪納〉,也要賜給他一塊刻有新名號的白石,除領受的人外,誰也不認得這名號。」默2:12-17

培爾加摩 (Pergamum) 建在地勢險要的山上。耶穌對那裡的基督徒說,他們住的地方有「撒殫的寶座」,因為那裡充滿了羅馬諸神的寺廟,也建有宏大的宙斯祭壇  (宙斯 Zeus 是古希臘神話中統領宇宙的神) ,基督徒面臨異教的惡勢力和被迫崇拜偶像的威脅。耶穌讚揚教會中忠信的信徒,特別是安提帕更為主見證而殉道。但耶穌斥責那些跟隨「巴郎和尼苛勞黨人」的信徒,因他們接受錯誤的教義和不道德的生活。耶穌警告那些人要悔改,否則會受到懲罰。

尼苛勞黨人是異端,而巴郎是一位東方術士。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四十年之後準備進入福地,但要途經摩阿布進入以色列。摩阿布人不想以色列人穿越他們的國土,因為他們踐踏摩阿布的道路,而他們的牲畜又吃摩阿布的草。於是摩阿布王巴拉克就禮聘了巴郎到摩阿布咒罵以色列人,希望能將他們驅逐出領土。但當巴郎一開口對以色列人詛咒的時候,上主的神就降臨在他身上。巴郎對以色列人的詛咒竟然變成了上主的祝福。耶穌用「巴郎」來比喻那些使用邪術,及教導敗壞思想的人。

巴郎一舉目,看見了按支派紮營的以色列人;那時天主的神降在他身上,他遂吟詩說:「貝敖爾的兒子巴郎的神諭,明眼男子的神諭,那聽到天主的話,得見全能者的神視,在沉睡中開了神眼的神諭:雅各伯,你的帳幕,何其壯觀!以色列,你的居所,何其美好!如擴展的棕林,似河畔的花園,像上主栽種的沉香,似臨水的香柏。英雄由他的後裔而出,他將治理許多民族;他的君王超越阿加格,他的王國必受舉揚。領他出埃及的天主,為他有如野牛的角。他要吞滅那敵對他的人民,粉碎他們的骨骸,折斷他們的箭矢。他蹲伏臥下有如雄獅,又似母獅;誰敢令他起立?祝福你的,必受祝福;咒罵你的,必受咒罵。」戶 24:2-9

巴郎因未能驅趕以色列人離開摩阿布,他便使用詭計引誘以色列人吃祭肉行邪淫,目的是希望他們不再得到天主的祝福。

「當以色列人住在史廷的時候,民眾開始與摩阿布女子行淫。這些女子請民眾參與她們神祇的祭祀;民眾吃了供物,且朝拜了她們的神祇。」戶 25:1-2

為了作好榜樣及避免信仰不穩固的弟兄姊妹跌倒,聖保祿說他不會吃祭邪神的肉。雖然除了天主之外並沒有別的神,不吃祭邪神的肉是出於聖保祿對弟兄姊妹的愛。

至論祭邪神的肉,我們知道「我們都有知識」。但知識祇會使人傲慢自大,愛德纔能立人。若有人自以為知道甚麼,這是他還不知道他該怎樣知道。然而,誰若愛天主,這人纔為天主所認識。至論吃祭邪神的肉,我們知道:世上並沒有甚麼邪神;也知道:除了一個天主外,沒有甚麼神。因為雖然有稱為神的,或在天上,或在地下,就如那許多「神」和許多「主」, 可是為我們祇有一個天主,就是聖父,萬物都出於他,而我們也歸於他;也祇有一個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藉他而有,我們也藉他而有。

不過這種知識不是人人都有的;有些人直到如今因拜慣了邪神,以為所吃的是祭邪神的肉,因為他們的良心軟弱,就受了玷污。其實,食物不能使我們取悅於天主:我們不吃也無損,吃也無益。但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這自由的抉擇,成了軟弱人的絆腳石。因為,如果有人看見你這有知識的,在邪神廟裏坐席,他的良心若是軟弱,豈不受到鼓勵而去吃祭邪神的肉嗎?那麼,這軟弱的人,基督為他而死的弟兄,也就因了你的知識而喪亡!你們這樣得罪了弟兄們,傷了他們軟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為此,倘若食物使我的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吃肉,免得叫我的弟兄跌倒。格前 8:1-13

《默示錄》指的邪神是魔鬼,所以一定不可吃祭邪神的肉!那個時候基督徒的生計是非常困難, 因為當時大多數人都是拜邪神的。人們首先將收穫的食物帶到寺廟裡獻給偶像,然後帶到市場出售。換句話說,市場上出售的所有食品都是祭過邪神的。

耶穌的要求很高,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  no compromise! 基督徒若果要完全遵循耶穌的教導,就不可能在市場買到食物,所以需要自給自足,因而開始在家裏種菜及飼養家禽等。

神父解釋背後的意義是「天國」是有能力影響經濟的,而教會就是「天國」,所以羅馬帝國一直都顧慮天國 (教會) 在人間的發展。

初期教會的生活是無私的,富裕的基督徒會幫忙有需要的兄弟姊妹,在《宗徒大事錄》有以下的記載:

眾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的,沒有人說是自己的,都歸公用。宗徒們以大德能,作證主耶穌的復活,在眾人前大受愛戴。在他們中,沒有一個貧乏的人,因為凡有田地和房屋的,賣了以後, 都把賣得的價錢帶來,放在宗徒們腳前,照每人所需要的分配。有位若瑟,宗徒稱之為巴爾納伯,解說「安慰之子」是肋未人,生於塞浦路斯島,他有田地, 賣了以後,也把銀錢帶來,放在宗徒腳前。宗4:32-37

當時的羅馬帝國版圖很大,擁有龐大的軍隊,所以需要大量的金錢支付薪俸給軍人。羅馬人的憂慮是若果眾人都把財富歸公用,人們便沒有能力交稅給羅馬帝國,這將導致他們無力支付軍隊的費用。

路加在福音內記錄了耶穌在「山中聖訓」這重要的訓導 :「你們貧窮的是有福的,因為天主的國是你們的」路6:20。

培爾加摩教會面臨的挑戰是食物短缺,耶穌告訴堅持信仰的人,祂會賜給他們「隱藏的瑪納」當作食物。那麼「隱藏的瑪納」在哪裡?

《出谷紀》記錄梅瑟帶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之後,在沙漠流浪的四十年,天主從天降下瑪納給他們作食糧。在他們準備進入福地之前,天主命梅瑟用一瓶子裝起一些瑪納放在約櫃裏。用意是使以色列人的後代子孫銘記他們的祖先在曠野時主賜的食物 ── 瑪納。

梅瑟說:「上主這樣吩咐說:裝滿一『曷默爾』瑪納,留給你們的,為使他們能看到我領你們出離埃及國時,在曠野裡養活你們的食物。」梅瑟向亞郎說:「拿一個罐子,裝滿一『曷默爾』瑪納,放在上主面前,留給你們的後代子孫。」亞郎就照上主吩咐梅瑟的話,將瑪納放在約版前面,保留起來。以色列子民吃瑪納四十年之久,直到進入有人居住的地方為止;他們吃瑪納,直到進入客納罕地的邊界。出16:32-35

因為培爾加摩教會的基督徒經常挨餓,耶穌的鼓勵是永恆的食物。「隱藏的瑪納」是耶穌基督的象徵。就像瑪納在曠野支撐和堅固以色列人四十年,我們在世上的旅程全賴耶穌 ── 來自天上的瑪納的支持。

耶穌也會獎賞他們「一塊刻有新名號的白石」。在古代世界,白石是參加隆重宴會的門票, 羅馬君王使用白色石頭作為邀請卡,在石頭表面刻有聚會的時間和日期,和受邀者的姓名。這裡是指耶穌祝福的保證,堅持的人被邀請參加天上的筵席,而耶穌已為他們預留了座位。

就像培爾加摩的基督徒一樣,我們很容易被生活上的壓力影響,被俗世的價值觀沖淡基督徒的核心價值。但是我們不要被世界同化,要拒絕妥協的聲音,要堅持耶穌的教導及不斷更新信仰。

第四封信是寫給提雅提辣教會:

你給提雅提辣教會的天使寫:「那位眼睛有如火燄,雙腳有如光銅的天主子這樣說:我知道你的作為、你的愛德、信德、服務和堅忍,也知道你末後的作為比先前的更多。可是我有反對你的一條,就是你曾容許那自稱為先知的婦人依則貝耳教訓我的僕人,並引誘他們行邪淫,吃祭肉。我原給了她悔改的時間,可是她不肯悔改自己的淫行。看,我要把她投在病床上,並且把那些與她行邪淫的人,若他們對她的惡行不予以悔改,也投到重大的困苦中,並將她的子女置於死地;這樣各教會都知道我是洞察人心和肺腑的主,並且我要按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每一個人。至於你們其餘的提雅提辣人,凡不隨從這種教訓,不認識那所謂『撒殫奧義』的人,我對你們說:我不再把別的重擔加在你們身上,可是你們應該堅持已有的,直到我來。勝利的,並且到最末堅守我事業的人,我必賜給他治理萬民的權柄 ── 他將用鐵杖管轄他們,有如打碎瓦器 ── 正如我由我父所領受的權柄一樣;我還要賜給他那顆晨星。有耳朵的,應聽聖神向各教會說的話。」默 2:18-29          

提雅提辣 (Thyatira) 是個商業和貿易中心,也是羅馬帝國的軍事重地,但提雅提辣教會是七個教會中在經濟上最貧窮的。這裡的基督徒沒有地位,沒有權力,所有的工作機會和生計都完全依賴羅馬軍隊在那裡的活動。儘管他們經濟條件不好,耶穌盛讚他們具「愛德、信德、服務和堅忍」,最難得的是「末後的作為比先前的更多」,與厄弗所教會失去起初的愛德成對比。儘管如此,耶穌責斥教會容許那自稱為先知的婦人依則貝耳,引誘信友們行邪淫和吃祭肉。

在舊約依則貝耳是漆冬王厄特巴耳的女兒(列上十六31), 在她嫁給阿哈布王之後,她感染阿哈布轉而事奉巴耳邪神。《默示錄》 這個依則貝耳自稱是一位先知,依則貝耳可能不是她真正名字,而是代表行為邪惡和誤導基督徒走上歧路的人。

在《默示錄》耶穌對七個教會的教導是非常嚴格的。神父重申《默示錄》是從天主的角度出發,所以一步都不退讓!因為若果稍微退後一步,魔鬼就會向前踏進一步!一步都不可退讓給魔鬼!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  absolute 絕對的 – no compromise 不妥協的 – 對魔鬼是零容忍 zero tolerance!

說到這裏神父提醒我們要反省:

  • 我是否已經達到天主嚴格的要求?
  • 我是否真心願意追隨耶穌嚴格的教導?

神父鼓勵我們不要灰心,但牢記不能單靠自己的力量。我們必須祈禱,尋求聖神的引導,以及基督內兄弟姐妹的團體力量 – strength in numbers –  力量不是來自我們自己而是來自團體,團結一致就可以做到。

對於那些堅守到最後的人,耶穌的賞賜是把撒殫的統治打成碎片的鐵杖。這段引文來自聖詠「你必以鐵杖將他們粉碎,就如同打破陶匠的瓦器」詠 2:9

耶穌擁有一切權柄,真理終將獲勝!而耶穌更大的賞賜是祂自己,祂是「出於達味家族的後裔,我是那顆明亮的晨星」默22:16。

提雅提辣教會中辨識力薄弱的人被假先知引入歧途,今天的基督徒也可能被假先知誤導。最重要的是要避免『撒殫奧義』 亦即假教義的主張,並堅持聖言的教導。聖言是真理,而真理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第五封信是寫給撒爾德教會:

你給撒爾德教會的天使寫:「那持有天主的七神和七顆星的這樣說:我知道你的作為,也知道你有生活之名,其實你是死的。你該儆醒,堅固其餘將要死的人,因為我沒有發現你的作為,在我天主面前是齊全的,所以你應回想當初你是怎樣接受了,是怎樣聽了天主的道:你該遵守,又該悔改;假如你不儆醒,我必要像盜賊一樣來臨,你也不知道我何時臨於你。可是,在撒爾德你還有幾個沒有玷污自己的衣服,他們必要穿上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當得起。勝利的必要這樣穿上白衣,我決不將他的名字從生命冊上抹去;反之,我要在我父面前,在他的天使面前,承認他的名字。有耳朵的,應聽聖神向各教會說的話。」默 3:1-6

撒爾德 (Sardis) 位於山坡上而山下有河流,地震在這個地區很常見。這座城市曾經被地震摧毀,但被羅馬皇帝出錢重建,因為他很喜歡撒爾德。為甚麼?因為在撒爾德生長的亞麻 (flax) 非常旺盛, 而亞麻可以織成麻布 (linen),羅馬皇帝很喜歡用麻布做衣服,這就是皇帝保護這座城市的原因。

雖然撒爾德教會有少數忠心的基督徒,但大多數的人在靈性上已經死了。 耶穌指責撒爾德教會在表面上是活的,但在精神上卻是死的。他們的問題類似厄弗所教會,沒有外來的迫害,最大的敵人是他們自己。他們因自滿而慢慢對信仰變得麻木,信仰生活停滯不前,他們的信德就快死了!耶穌呼召他們要儆醒、悔改,和不要忘記第一次聽到天國喜訊時的感覺而振奮精神

趁着這個機會神父著我們反省:

  • 我的信仰是不是在進步?
  • 我的信仰是不是停滯不前?

對熱心的信徒,耶穌會讓他們穿上白衣及在生命冊上記有名字。白衣是正義的標記 「天主又賞賜她穿上了華麗而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們的義行。」默19:8;而在生命冊上記有名字,是耶穌在天父前承認他們是忠僕,他們將永享福樂與天上神聖一起讚美主。

「我看見有一大夥群眾,沒有人能夠數清,是來自各邦國、各支派、各民族、各異語的,他們都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持棕櫚枝,大聲呼喊說:「救恩來自那坐在寶座上的我們的天主,並來自羔羊!」默7:9-10

如果一個基督徒只履行表面上職責但沒有在精神上皈依,他將慢慢在靈性上死亡。 耶穌給撒爾德教會希望 ── 只需要悔改就可以再與祂同行。我們也可以積極參與信仰活動、研讀聖經和祈禱,恢復對信仰的熱忱。

第六封信是寫給非拉德非雅教會

你給非拉德非雅教會的天使寫:「那聖潔而真實的,掌有達味鑰匙的,開了無人能關,關了無人能開的這樣說:我知道你的作為;看,我在你面前安置了一個敞開的門,誰也不能關閉它;我知道你能力雖小,卻遵守了我的話,沒有否認我的名字。看,我要從撒殫的會眾,即從那些自稱為猶太人的人中──其實不是,而只是撒謊的人──把一些人交給你;看,我要使他們前來,俯伏在你腳前,使他們承認我愛了你。因為你遵守了我論堅忍的訓言,我也要在試探期中保存你,這時期將要臨於全世界,為試探世界上的居民。我快要來;你應堅持你所有的,免得人拿去你的花冠。勝利的,我要使他成為我天主殿宇的柱子,決不再讓他到外面去;我還要把我天主的名號,和從天上我天主那裏降下的我天主的城邑,即新耶路撒冷的名號,以及我的新名號,寫在他身上。有耳朵的,應聽聖神向各教會說的話。」默 3:3-17

非拉德非雅 (Philadelphia) 的基督徒勢力薄弱,受到「撒殫的會眾」 亦即強大的猶太人會眾迫害。耶穌並沒有反對所有猶太人,耶穌指的是迫害基督徒的特定猶太人群體。

雖然非拉德非雅教會面對壓迫,他們仍能堅持信仰並沒有否認基督。他們能夠做到是因為他們不是信靠自己,而是完全信賴天主的力量。

耶穌應許為非拉德非雅的教會伸張正義,並且鼓勵他們不要因目前的情況而氣餒,因為耶穌已為他們打開了天國的門,沒有人能關上。

在舊約我們看到天主與以色列民族立盟約:「我要以你們作我的百姓,我作你們的天主。你們將承認我是上主,你們的天主」出 6:7。

天主揀選以色列民族,是出於天主的恩寵而不是出於以民的功勞。 以民並不比其他國家優越,但天主揀選了他們。這是天主救恩計劃的一部分, 沒有人能夠解釋。聖保祿在《羅馬書》表達了這一點:「啊,天主的富饒、上智和知識,是多麼高深!他的決斷是多麼不可測量!他的道路是多麼不可探察!」羅 11:33

天主告訴亞巴郎:「 地上萬民要因你的後裔蒙受祝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創 22:18。天主的救恩計劃必須從某個地方開始,所以祂選擇了一個願意和忠誠的人,因而先揀選了亞巴郎,然後將祝福擴展到全人類。

舊約描述天主與以色列的盟約像婚姻,在新約教會被描述為基督的新娘。天主並沒有擯棄以色列民,天主的目標是祝福所有人。基督沒有廢除舊的法律,而是成全了舊的法律。

我看見那新耶路撒冷聖城,從天上由天主那裏降下,就如一位裝飾好迎接自己丈夫的新娘。我聽見由寶座那裏有一巨大聲音說:「這就是天主與人同在的帳幕,他要同他們住在一起;他們要作他的人民,他親自要『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天主;他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以後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過去了。」默 21:1-4

《默示錄》強調天主的祝福不局限於一個民族,而是整個人類:不分國家、種族、膚色和語言。救恩在耶穌身上達致完滿,只要願意接受天主的恩典,耶穌就會拯救和祝福。

耶穌給非拉德非雅教會的信息展示,如果我們在磨難中堅持信仰,將會得到天主的祝福。事實上,那些堅持不懈的人像支柱天國的柱子一樣堅強。

第七封信是寫給勞狄刻雅教會

你給勞狄刻雅教會的天使寫:「那做『阿們』,做忠信而真實見證的,做天主創造萬物根源的這樣說:我知道你的作為:你也不冷,也不熱;巴不得你或冷或熱!但是,你既然是溫的,也不冷,也不熱,我必要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你說:我是富有的,我發了財,甚麼也不缺少;殊不知你是不幸的,可憐的,貧窮的,瞎眼的,赤身裸體的。我給你出個主意:你要向我買用火煉好的黃金,為使你富有,也買件白衣穿上,為不顯露你裸體的羞恥,又買點眼藥,抹在你的眼上,為使你能看見。凡我所疼愛的人,我要譴責他,管教他;所以你應當發奮熱心,痛悔改過!看,我立在門口敲門,誰若聽見我的聲音而給我開門,我要進到他那裏,同他坐席,他也要同我一起坐席。勝利的,我要賜他同我坐在我的寶座上,就如我得勝了,同我的父坐在他的寶座上一樣。有耳朵的,應聽聖神向各教會說的話。」默 3:14-22

勞狄刻雅 (Laodicea) 很接近土耳其的著名旅遊點「棉花堡」。勞狄刻雅的基督徒很富有,他們除了生產著名的眼藥膏,也是一個優質紡織品中心。儘管有商業優勢,勞狄刻雅是沒有自來水源的。當冷水從冷泉輸送到勞狄刻雅,水會變成不冷;而當熱水從溫泉輸送到勞狄刻雅,水會變成不熱。 不管是冷水還是熱水,輸送到了勞狄刻雅的水都變成不冷不熱,因而難以下嚥。耶穌用該地的水的特質來描述那裡的基督徒 ── 不冷不熱 ── 冷漠和妥協。他們的信仰態度使耶穌說:「我必要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耶穌感嘆他們雖然擅長製作眼藥膏,但他們自己卻是盲的!雖然他們有優質的布料做衣服,但他們卻是赤身裸體的!勞狄刻雅以富足著稱,但城裡的基督徒在屬靈上是貧窮的。因為他們愛主賜的富裕,勝過賜予祝福的天主,財富使他們感覺不需要天主。

耶穌命他們悔改並發奮熱心。 耶穌告訴這個不冷不熱的教會,祂將會敲他們的門,邀請他們一起用餐。那些回頭的人將獲得獎勵與耶穌同席。

勞狄刻雅教會的問題是因富足而自滿,沒有意識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耶穌。耶穌敦促我們即使生活豐足,也不要忘記繼續尋求與祂建立更深厚的關係。

「天國」在人間要面對外來的壓迫和內部的危險。這七個教會的情況就是「天國」在人間的情況。雖然困難重重,但人間的「天國」還是不斷發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境,這七個教會也有不同的處境。耶穌對這七個教會的訓導都與他們的處境有關:因為他們的處境會影響他們的信德,而他們的信德也能夠影響他們的處境。

神父叮囑我們不能只關注個人的信仰修為,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促進「天國」在人間的發展。做一個教友不可只是參加彌撒,自顧祈禱及朝拜聖體等。作為一個虔敬的基督徒,必須關注團體的靈性生活。若果在信仰團體中有不對的要糾正,有軟弱的要幫助 ── 必須以正能量影響團體。最重要的是堅持信仰到底,同心合意與主內兄弟姊妹,合力對抗魔鬼的惡勢力,努力拓展地上的「天國」── 聖化人間!

這七封信的主題一致、模式相同:耶穌都是以榮耀的勝利者姿勢出現,而最後的勝利是屬於祂的。這七封信給了初期基督徒勇氣和信心面對他們的問題,這七封信也給了我們勇氣和信心面對生活。無論我們在生活遇到甚麼挑戰,不管世界變成怎樣,耶穌最終會大獲全勝!

雖然這七封信是在差不多二千年前撰寫,但一點也不過時,而且和我們非常相關的。因為這七封信都是來自耶穌 ── 就是今天仍然活在我們中間的同一個耶穌。

耶穌正在親自給我們每一個人寫同樣的信,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親自回覆祂!

凡聽見的也要說:「你來罷!」凡口渴的,請來罷!凡願意的,可白白領取生命的水。默22:17

耶穌公開邀請我們每一個人參加天上的盛大婚宴 ── 關鍵是要聽到耶穌的聲音,立即回應祂並立即採取行動!

在世界的喧囂中,你能聽到耶穌在敲你的心門嗎?

「有耳朵的,應聽聖神向各教會說的話」默 3:22。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