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3, 2018

2018 05 22 poster

天主教聖曹桂英堂~聖經硏讀學會於2018年6月23日為會員舉辦的「聖言無彊界」”WORD” Without Borders聚會的當天是常年期的23週。教會禮儀的安排在夏天直到九月所選擇的讀經,全部都與耶穌所行的奇蹟及訓導有關。

福音記載耶穌所行的奇蹟有三大類:

  1. 大自然的奇蹟:祂指令叫風和海浪等受造物靜止
  2. 治癒病者:衪醫好了瞎子,聾子、唖巴和殘癈的人等
  3. 驅魔:祂能把依附在人身上的魔鬼驅除

今次神父特別講解《馬爾谷福音》中第六至八章所敘述耶穌的奇蹟及其啟發。我們看到在福音中的奇蹟,有些同一個主題,同一個故事發生了兩次,造成了首尾相應的效果,而真正要帶出道理的主幹,卻往往埋藏在中間的篇幅。神父用了福音章節中耶穌增餅的奇蹟,治癒的奇蹟和大自然的奇蹟,解釋怎樣運用「三文治」的方式去深入了解這幾段經文。而中間的章節「法利塞人的祖傳」,正是神父今次聚會要解釋的主題。

multiplication第一層:增餅的奇蹟

「首次增餅」 谷 6:30-44

宗徒們聚集到耶穌跟前,將他們所作所教的一切,都報告給耶穌。 耶穌向他們說:「你們來,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會兒!」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很多,以致他們連吃飯的工夫也沒有。他們便乘船私下往荒野的地方去了。人看見他們走了。許多人也知道他們要去的地方,便從各城徒步,一起往那裏奔走,且在他們以先到了。 耶穌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遂開口教訓他們許多事。時間已經很晚了,他的門徒來到他跟前說:「這地方是荒野,且時間已經很晚了,請你遣散他們,好叫他們往四周田舍村莊去,各自買東西吃。」耶穌卻回答說:「你們自己給他們吃的罷!」門徒向他說:「我們去買兩百塊銀錢的餅給他們吃嗎﹖」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去看看!」他們一知道了,就說:「五個餅,兩條魚。」於是耶穌吩咐他們,叫眾人一夥一夥地坐在青草地上。人們就一組一組地坐下:或一百人,或五十人。耶穌拿起那五個餅和那兩條魚來,舉目向天,祝福了,把餅擘開,遞給門徒,叫他們擺在眾人面前,把兩條魚也分給眾人。眾人吃了,也都飽了;人就把剩餘的碎塊收了滿滿十二筐;還有魚的碎塊。吃餅的,男人就有五千。

耶穌行首次增餅的奇蹟是在猶太人區域,第一次的餅碎收集了十二筐子──這是比喻十二支派。

「二次增餅」谷 8:1-10

當那些日子,又有一大群人,沒有什麼吃的了。耶穌叫過門徒來,給他們說:「我很憐憫這批群眾,因為他們同我在一起已經三天,也沒有什麼可吃的了。我若遣散他們空著肚子各自回家,他們必要在路上暈倒;況且他們中還有些是從遠處來的。」門徒回答說:「在這荒野裏,人從那裏能得餅,使這些人吃飽呢﹖」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七個。」耶穌就吩咐群眾坐在地上,拿起那七個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的門徒,叫他們分開;他們就給群眾分開。又有幾條小魚,耶穌祝福後,也吩咐把這些小魚分開。人都吃飽了,把剩下來的碎塊收集了七籃子。人數約有四千;然後耶穌遣散了他們,即刻同門徒上船,來到了達瑪奴達境內。

耶穌第二次的增餅奇蹟是在十城區──外邦人聚居的地方。而第二次的餅碎卻收集了七籃子,是比喻七個外邦的民族。這些民族是福地的原住民 (aboriginal)。

「不可與外族同化」申7:1

當上主你的天主領你進入你要去佔領的地方,由你面前驅逐許多民族,即赫特人、基爾加士人、阿摩黎人、客納罕人、培黎齊人、希威人和耶步斯人,那七個比你又多又強的民族時….

這證明耶穌照顧所有人:猶太人及非猶太人,祂的慈愛恩賜給猶太人和非猶太人,憐憫所有需要生命食糧的人。天主的慈悲遍及所有被猶太人視為不潔的其他民族。

phonto第二層:大自然及治癒的奇蹟

「步行水面」谷6:45-52

耶穌即刻催迫門徒們上船,先到那邊貝特賽達去,這其間他遣散了群眾。耶穌辭別了眾人之後,便往山上祈禱去了。到了夜晚,船已在海中,耶穌獨自在陸地上。他看見門徒艱苦地在搖櫓,他們正遇著逆風。約夜間四更時分,耶穌步行海面,朝著他們走來,有意越過他們。門徒看見他步行海上,以為是個妖怪,就都驚叫起來,因為眾人都看見了他,遂都驚慌不已。耶穌連忙與他們講話,向他們說:「放心! 是我。不要怕!」遂到他們那裏上了船,風就停了。他們心中越發驚奇,因為他們還不明白關於增餅的事,他們的心還是遲鈍。

這個大自然的奇蹟是記載耶穌能夠步行水面,如履平地,顯示所有的創造物,無論是風或是海浪,都要聽從祂,因為祂是天主──雅威YHWH ── “I am who I am”。奇蹟的重點在於一群都是猶太人的門徒的反應。他們恐懼天主,見到耶穌竟然以為遇到妖怪,像沒有信仰的一群,正如福音所示「他們的心還是遲鈍」。

「耶穌治好聾啞人」谷7:31-37

耶穌又從提洛境內出來,經過漆冬,向著加里肋亞海,到了十城區中心地帶。有人給他帶來一個又聾又啞的人,求他給他覆手。耶穌便領他離開群眾,來到一邊,把手指放進他的耳朵裏,並用唾沫,抹他的舌頭,然後望天嘆息,向他說:「厄法達」就是說:「開了罷!」他的耳朵就立時開了, 舌結也解了, 說話也清楚了。耶穌遂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任何人;但他越囑咐他們,他們便越發宣傳;人都不勝驚奇說:「他所做的一切都好:使聾子聽見,叫啞吧說話。」

耶穌到了外邦人的地方,更用了親密的方式去治癒那聾啞人的病。外邦人的反應是驚奇而不是像猶太人般恐懼,他們雖然沒有聽聞過──雅威YHWH──這一個真神,他們卻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人是誰? 因為祂做的事情這麼特別──使聾子聽見,叫啞巴說話。

當時的猶太人,認為所有的外邦人都沒有收到了梅瑟啟示, 也沒有收到了梅瑟的十誡, 所以都是聾的、啞的及盲的。因此他們相信外邦人是看不到天主的啟示,聽不到天主的聲音,也不會用聲音讚美天主。

然而經過耶穌所行的奇蹟,這些外邦人也被耶穌開啟了他們的耳朵,打開了他們的舌頭,及使他們複明。他們感覺警訝,開始認識這一個真神。這個故事與以上的剛剛相反,十二門徒其實已經認識了天主,但當他們見到天主的時候他們以為是妖怪。猶太人不能接受外邦人也認識天主,他們的神學是認為必須要見到,聽到才能認識主,但他們卻是否認天主的人。

第三層:接受了耶穌的神蹟

谷 6:53-56~耶穌治癒猶太人

他們渡到了陸地,來到革乃撒勒,就靠了岸。他們剛一下船,人立刻認出他來。便跑遍那全地域,開始用床把有病的人,抬到聽說耶穌所在的地方去。凡耶穌所到的地方,或村莊,或城市,或鄉間,人都把患病的人放在街道上,求耶穌容許他們,至少摸摸他的衣邊;凡摸到他的,就都痊癒了。

革乃撒勒是一個猶太人的鄕村,我們看到猶太人開始漸漸接受耶穌,起碼接受祂是一個能行奇蹟的人,所以也想觸摸祂的衣邊。

谷7:24-30~耶穌治癒外邦人

耶穌從那裏起身,往提洛和漆冬境內去了。他進了一家,不願任何人知道,但是不能隱藏。當下就有一個婦人,她的女兒附了邪魔,一聽說耶穌,就來跪伏在他腳前。這婦人是個外邦人,生於敘利腓尼基;她懇求耶穌把魔鬼從她女兒身上趕出去。耶穌向她說:「應先讓兒女們吃飽了,因為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那婦人卻回答說:「主!是啊! 可是小狗在桌子底下,也可吃孩子們的碎屑呢!」耶穌對她說:「為了這句話,你去罷! 魔鬼已從你女兒身上出去了。」她一回到自己的家裏,看見孩子躺在床上,魔鬼已出去了。

對於猶太人,這個女人 (生於敘利腓尼基) 是最不潔的外邦人,但這個母親因着愛孩子的心 ,不顧一切地在街上哀求耶穌,她的心是充滿了善和愛的。對於耶穌的反應和態度,她重申自己對主的堅定信念和依靠。

Jews 4主題:潔與不潔的問題

「法利塞人的祖傳」谷7:1-13

法利塞人和一些從耶路撒冷來的經師, 聚集到耶穌跟前。他們曾看見他的幾個門徒用不潔的手,就是用沒有洗過的手吃飯──原來,法利塞人和所有的猶太人,都拘守先人的傳授:若不仔細洗手,就不吃飯;從街市上回來,若不先沐浴,也不吃飯;還有其他許多按傳授應拘守的事:如洗杯,洗壺,洗銅器等──法利塞人和經師們就問耶穌說:「你的門徒為什麼不遵守先人的傳授,而用不潔的手吃飯﹖」耶穌對他們說:「依撒意亞論你們這些假善人預言得真好,正如所記載的:『這民族用嘴唇尊敬我,他們的心卻遠離我。他們恭敬我,也是虛假的,因為他們所講授的教義,是人的規律。』你們離棄天主的誡命,而祇拘守人的傳授。」 又向他們說:「真好啊! 你們為拘守你們的傳授,竟廢除了天主的誡命。梅瑟原說過:『你該孝敬你的父親及你的母親;』又說:『咒罵了父親或母親的,應處以死刑。』你們卻說:人若對父親或母親說:我所能供養你的,已成了「科爾班」,即「獻儀」,那麼就允許那人不必再為父母做什麼了:這樣你們便為了你們所傳授的遺教,廢棄了天主的話;並你們且還行了許多其他諸如此類的事。」

以上是猶太人規定聖潔的人必須所做的禮儀,耶穌卻應為這些動作都是「假善人」的表現。一個真正聖潔的人所做的事,是發自一顆潔淨的內心,而非只顧著意外表的禮節。我們終於明白為甚麼猶太人對以上三個奇蹟有負面反應,是因為他們充滿「不潔」的思想和內心。而後面三個關於外邦人的故事,就讓我們明白到縱使表面被視為不潔的人,內在卻是潔淨,才會對耶穌所行的奇蹟充滿盼望,信心及熱情!

神父重申解釋或閱讀聖經最重要是看上文及下理,因為每一個故事都有上下文,牽着很大的關係,這樣更能領悟福音要帶出的真理。神父更叮囑我們做教友的,千萬不要隨便判斷別人,太快下定論,不要只看人的外表,因為我們不可能完全懂得別人心中的思維,更不了解別人的過往,憑藉甚麼可以批判別人呢?IMG_7381

很感謝神父再次為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

記得耶穌的教訓:「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為什麼,你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呢?」

聖德蘭修女也說過︰『若我們急著要判斷別人,就沒有時間愛祂了』。

就讓我們問問自己有沒有浪費時間在批判別人?

「聖神請祢降臨,求祢聖化我們所有的思、言、行為,使一切都只是為了光榮天主。亞孟。」Holy Spirit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