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18, 2022

一開始的時候,神父問我們是否認為天主的祝福是無條件的?很自然我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西方的教會經常強調天主的愛是無條件的。

所以當神父說天主的祝福是有條件的,這對於我們真是一個當頭棒喝!

其實在聖經中,無論新約或舊約,都經常提醒我們,天主的祝福只恩澤於聽祂的話,及遵守祂誡命的人。

神父說我們繼續研讀《路加福音》,就能更深入明白誡命及祝福的真正關係。

我們今天以《路加福音》的第二章開始。

「那時凱撒奧古斯都出了一道上諭,叫天下的人都要登記:這是在季黎諾作敘利亞總督時,初次行的登記。於是,眾人各去本城登記。若瑟因為是達味家族的人,也從加里肋亞納匝肋城,上猶大名叫白冷的達味城去,好同自己已懷孕的聘妻瑪利亞去登記。他們在那裏的時候,她分娩的日期滿了,便生了她的頭胎男兒,用襁褓裹起,放在馬槽裏,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

在那地區有些牧人露宿,守夜看守羊群。有上主的一個天使站在他們身邊,上主的光耀環照着他們,他們便非常害怕。天使向他們說:「不要害怕!看,我給你們報告一個為全民族的大喜訊:今天在達味城中,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亞。這是給你們的記號:你們將要看見一個嬰兒,裹着襁褓,躺在馬槽裏。」忽有一大隊天軍,同那天使一起讚頌天主說:「天主受享光榮於高天,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

眾天使離開他們往天上去了以後,牧人們就彼此說:「我們且往白冷去,看看上主報告給我們所發生的事。」他們急忙去了,找到了瑪利亞和若瑟,並那躺在馬槽中的嬰兒。他們看見以後,就把天使對他們論這小孩所說的事,傳揚開了,凡聽見的人都驚訝牧人向他們所說的事。瑪利亞卻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牧人們為了他們所聽見和看見的一切,正如天使向他們說的一樣,就光榮讚美天主回去了。」(路2:1-20)

雖然以上這段經文標題是「耶穌誕生在白冷」但重點卻是在牧人們,因為超過十節都是描述他們的反應。天使告訴牧人:「不要害怕!」因為這是一個大喜訊,救世者將誕生在達味城。

天使離開後牧人急忙到白冷去,他們找到了瑪利亞、若瑟和躺在馬槽中的耶穌聖嬰。那天使對牧人說的「記號」到底是指甚麼?

神父解釋耶穌聖嬰在出生時被「襁褓裹起」(路2:12),而在耶穌被埋葬的時候是「用殮布裹好」(路 23:53)。這就是祝福的「記號」,耶穌戰勝死亡,為全人類帶來祝福,這真是一個大喜訊。

牧人為了所看見的記號之後「就光榮讚美天主回去了。」(路2:20)

神父問我們有沒有注意到經文有很多關於「光」的描述?這讓我們聯想起《戶籍紀》第六章記載天主的第二個祝福:「願上主的慈顏光照你,仁慈待你。」(戶 6:25)

在《路加福音》開始的時候,牧人在黑暗中見到了光明的標記,而在福音完結之前,門徒因標記的完成而讚美天主。路加想表達的是, 即使在黑暗中也不必害怕,因為黑暗背後總有光明。

「耶穌領他們出去,直到伯達尼附近,就舉手降福了他們。正降福他們的時候,就離開他們,被提升天去了。他們叩拜了他,皆大歡喜地返回了耶路撒冷,常在聖殿裏稱謝天主。」(路24:50-53)

這是整部《路加福音》的動力dynamics:從祝福的記號 (promise of blessing) 發展到祝福的實現 (fulfillment of blessing) 。

「滿了八天,孩子應受割損,遂給他起名叫耶穌,這是他降孕母胎前,由天使所起的。」(路2:21)

根據亞巴郎與天主的盟約,初生男嬰滿了八天就必須接受割損禮,因為割損是盟約的一個標記。

「天主又對亞巴郎說:「你和你的後裔,世世代代應遵守我的約。這就是你們應遵守的,在我與你們以及你的後裔之間所立的約:你們中所有的男子都應受割損。你們都應割去肉體上的包皮,作為我與你們之間的盟約的標記。你們中世世代代所有的男子,在生後八日都應受割損;連家中生的,或是用錢買來而不屬你種族的外方人,都應受割損。凡在你家中生的,和你用錢買來的奴僕,都該受割損。這樣,我的約刻在你們肉體上作為永久的約。凡未割去包皮,未受割損的男子,應由民間剷除;因他違犯了我的約。」(創 7:9-14)

天主與亞巴郎的盟約是單向的,因為通常訂合協議的時候,雙方都需要承擔相等的責任,但亞巴郎的後裔卻沒有任何義務,而獲得天主無窮的祝福。話雖如此,他們必須履行一個條件,就是遵守天主的誡命。他們必須接受這個條件盟約才有效,繼而獲得天主的祝福。

「按梅瑟的法律,一滿了他們取潔的日期,他們便帶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獻給上主,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記載的:「凡開胎首生的男性,應祝聖於上主。」並該照上主法律上所吩咐的,獻上祭物:一對斑鳩或兩隻鶵鴿。」 (路2:22-24)

按照法律,瑪利亞和約瑟帶着嬰孩耶穌到聖殿獻給上主。為了感謝上主在「逾越節」的拯救,梅瑟訓導以民:「你子孫中的長子,都應獻給我。」(出 22:28) 。獻長子也是盟約條件之一。在馬槽的耶穌聖嬰被襁褓裹着是死亡的「記號」,以民的長子本應被殺,但卻被祝福而生存。

根據猶太人的法規,有許多事物或情況都會使人變成「不潔」。人若是在「不潔」的情況之下,就算做了善事也是無效,所以「取潔」對猶太人是非常重要。

聖母獻斑鳩或鶵鴿是作取潔之用,因為按照《肋末紀》婦女分娩三十三天之後,必須取潔才可進入聖殿。

「你告訴以色列子民說:若一婦人分娩,生一男孩,七天之久,她是不潔的;她不潔有如經期不潔一樣。第八天,應給孩子割損。此外,她還要守度三十三天的潔血期。在未滿取潔的日期以前,不可接觸任何聖物,不可走進聖所。」(肋 12:2-4)。

「取潔」是履行法律的要求、遵守誡命的表現,及滿全盟約的一個標記,因為盟約的內容包括守誡命。

「那時,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默盎。這人正義虔誠,期待着以色列的安慰,而且聖神也在他身上。他曾蒙聖神啟示:自己在未看見上主的受傅者以前,決見不到死亡。他因聖神的感動,進了聖殿;那時,抱着嬰孩耶穌的父母正進來,要按着法律的慣例為他行禮。」「西默盎就雙臂接過他來,讚美天主說:「主啊!現在可照你的話,放你的僕人平安去了!因為我親眼看見了你的救援,即你在萬民之前早準備好的:為作啟示異邦的光明,你百姓以色列的榮耀。」他的父親和母親就驚異他關於耶穌所說的這些話。西默盎祝福了他們,又向他的母親瑪利亞說:「看,這孩子已被立定,為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復起,並成為反對的記號──至於你,要有一把利劍刺透你的心靈──為叫許多人心中的思念顯露出來。」(路2:25-35)

西默盎一直在等待受傅者,如今他親眼目睹默西亞的來臨,他感到被祝福因而讚美天主,更坦言可以安心離世。西默盎說默西亞的「光」照耀外邦人,這讓我們聯想起天主的第二個祝福:「願上主的慈顏光照你,仁慈待你。」(戶 6:25)

但在道出喜訊之後,他告訴聖母她將被利劍刺透心靈,因她將會為了耶穌的苦難心碎。耶穌一個人的犧牲將打破黑暗,將天主的光帶給整個世界。就好像之前的牧人,在黑暗的晚上看見天使帶來的光明。

「又有一位女先知亞納,是阿協爾支派法奴耳的女兒,已上了年紀。她出閣後,與丈夫同居了七年,以後就守寡,直到八十四歲。她齋戒祈禱,晝夜事奉天主,總不離開聖殿。正在那時刻,她也前來稱謝天主,並向一切希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論這孩子。」(路2:36-38)

亞納已經八十四歲,在耶穌的時代非常罕有,因當時缺乏營養及醫學常識,人們大多數在四十歲左右便死去。亞納活到這個年紀,真是天主的一個大祝福。

神父指出《路加福音》第二章是一個大信息。路加常常在描述一個關於男性的故事之後,就會收錄一個關於女性的事蹟。路加更記載不同社會地位的人,例如之前的牧人及在聖殿內的西默盎。這是表達各階層的人天主都祝福,不論男或女,不論窮或富,天主的祝福恩澤所有遵守誡命的人。

「他們按着上主的法律,行完了一切,便返回了加里肋亞,他們的本城納匝肋。孩子漸漸長大而強壯,充滿智慧,天主的恩寵常在他身上。」(路2:39-40)

這個美麗的描述形容耶穌成長為一個充滿智慧與恩寵的少年。

「他的父母每年逾越節往耶路撒冷去。他到了十二歲時,他們又照節日的慣例上去了。過完了節日,他們回去的時候,孩童耶穌卻留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未發覺。他們祇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遂走了一天的路程;以後,就在親戚和相識的人中尋找他。既找不着,便折回耶路撒冷找他。過了三天,纔在聖殿裏找到了他。他正坐在經師中,聆聽他們,也詢問他們。凡聽見他的人,對他的智慧和對答,都驚奇不止。他們一看見他,便大為驚異,他的母親就向他說:「孩子,為甚麼你這樣對待我們?看,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甚麼尋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裏嗎?」 (路2:41-50)

但如果仔細閱讀上面的經文,就不難察覺當時的情況有一點緊張,因為耶穌和聖母的對話都是由問題組成:「孩子,為甚麼你這樣對待我們?」(路2:48)「你們為甚麼尋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裏嗎?」(路2:49)

這與第三個祝福有關:「願上主轉面垂顧你,賜你平安」(戶6:26)

在四月的聚會,神父已解釋第三個祝福是代表當以色列成為一個民族之後,他們像反叛的青少年,開始與主發生衝突,更不願見到天主,但天主卻主動與他們修和。

耶穌復活後顯現給宗徒時說的第一句話是:「願你們平安!」(路24:36)

當耶穌受難死在十字架上,門徒都棄他而去,沒有人站出來幫助耶穌。耶穌不但沒有責怪他們,反而主動與他們修和,還祝他們平安。耶穌與門徒修和,帶來平安,這就是天主的祝福。

《路加福音》的第二章,就是要表達天主的祝福怎樣在耶穌身上實現。

第一個祝福:『願上主祝福你,保護你』(戶 6:24) – 在耶穌已誕生之前,瑪利亞與約瑟雖然找不到棲身之所,但他們盡力「保護」耶穌。

第二個祝福:『願上主的慈顏光照你,仁慈待你』(戶 6:25) – 當耶穌出生的時候,大地充滿著「光」,上主的光芒冲破黑暗。

第三個祝福:『願上主轉面垂顧你,賜你平安』(戶 6:26) – 當耶穌還是少年的時候與父母言語上有一點衝突,但之後耶穌也是乖乖的跟著父母回到納匝肋,在他們的教導下長大成人。

「但是,他們不明白他對他們所說的話。他就同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屬他們管轄。他的母親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地增長。」 (路2:51-52)

重點是「修和」帶來「平安」— 這就是真正的祝福。

雖然其他三部福音並沒有記載耶穌的童年史,但這並不會改變福音的喜訊。但路加卻細緻地描寫耶穌的童年故事,因為路加要表達的是加利亞說不出的三個祝福,被耶穌滿全 — 在祂最初的十二年人生旅程,耶穌已經將三個祝福全部生活出來。

說到這裏,神父着我們反省:

我是否能夠學習耶穌,在生活中活出天主的祝福?

在不同的情況下,我是否都能夠體會到天主的祝福?

在喜樂的時候,我是否願意與別人分享天主的祝福?

在有衝突的時候,我是否很容易就放棄?

神父叮囑我們必須銘記第三個祝福。我們既是受到天主祝福的人,必先「轉面」與人修和 — 採取主動與人修和及將主的平安帶給別人。

《路加福音》的第二章除了帶出三個祝福的信息,也強調祝福與盟約有關,而盟約的內容就是遵守誡命。

為了讓我們更明白箇中的含意,神父選讀了《申命紀》第二十八章 — 「守法者必蒙祝福」:

「你若實在聽從上主你的天主的話,謹守遵行我今天吩咐你的這一切誡命,上主你的天主必使你遠超過地上所有的民族。

如果你聽從上主你的天主的話,下面這些祝福必臨於你,來到你身上。你在城內必蒙受祝福,在鄉下也必蒙受祝福。你身所生的,田地所產的,牲畜所出的,牛所生殖的,羊所產下的,都要蒙受祝福。你的筐籃,你的揉麵盆,都要蒙受祝福。你進來,蒙受祝福;你出去,也蒙受祝福。起來攻擊你的仇敵,上主必使他們在你面前崩潰;他們由一路來攻擊你,卻分七路由你面前逃去。上主決定對你的倉廩和在你着手進行的事上祝福你;在上主你的天主賜給你的土地上,必要祝福你。

祇要你謹守上主你的天主的誡命,遵行他的道路,上主必要照他誓許於你的,立你為他自己的聖民;普世萬民一見你屬於上主的名下,必都怕你。在上主你的天主向你祖先起誓要賜給你的土地上,上主必使你滿享幸福:兒女眾多,牲畜繁殖,地產豐富。上主必為你大開天上的寶庫,給你的田地降下時雨,祝福你手所做的一切;你要借給許多民族,而你卻無須向人借貸。上主必立你為首,而不做尾巴,你常是高高在上,而總不屈居在下,祇要你聽從我今天吩咐你的上主你天主的誡命,並謹守遵行,不左右偏離我今天吩咐你們的一切話,去跟隨事奉其他的神。」(申28:1-14)

以上的章節強調「聽從上主你的天主的話」才會受到祝福。 《申命紀》第二十八章所記載的祝福全部都是很實在的事,條件就是聽天主的話及守祂的誡命。

瑪利亞及約瑟都是守誡命的人;耶穌滿了八天就接受了割損禮,到了取潔的日期,他們就帶著嬰孩耶穌到聖殿獻給上主,及為取潔而獻上祭物。這表示他們明白必須先守誡命,才能夠受到天主的祝福。

神父提醒我們,不要因為天主是愛,就以為祝福是必然的。我們必須聽從天主的話及遵守誡命。

現今很多人濫用「天主的愛是無條件」的概念而任意莽為,這思想非常危險,很容易導致錯誤的行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必須深層的反思,然後作出在靈性上的調整。

神父再次着我們反思:

若要得到天主的祝福,今天我應該做甚麼?

天主的誡命在我生命中有甚麼關係?

今天我應怎樣才能活出天主的誡命?

雖然沒有盜取別人的財物,我有沒有偷了別人的喜樂?

有沒有偷了別人的時間?

有沒有偷了別人的名譽?

有沒有偷了別人的光榮?

有沒有偷了別人的祝福?

神父再三強調天主的祝福是有條件的,但當我們聽天主的話及遵守誡命,就會感覺平安喜樂和充實,因為耶穌基督就是我們真正的祝福。

祈求天主祝福神師以及我們的團體,讓我們能一起活出天主的祝福,及與別人分享生活聖言的喜樂!

感謝天主!讚美天主!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