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聖言同行 聖母的信望愛

米申 神父

第11屆世界華語聖經大會
香港
2018年11月22-26日

本屆華語聖經大會的主題是:與聖言同行,活出信望愛。這實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題目,因為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蒙召與聖言建立一份關係,這關係並不僅僅止步於聆聽,更是要與聖言同行,使之成為我們日用的食糧,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如果說,救恩史的高峰是「聖言成為血肉,居住在我們中間」(若1:14),那麼我們每個人的救恩就是「穿上基督」(迦3:27),讓聖言在我們的生命中生活起來,成為我們的血肉。這樣看來,我們不但成為聖言的聆聽者,且成為聖言的孕育者和同行者,成為聖言生活的見證。但在這個過程裡,要常常記起我們的生命根植於基督,一切的成長都源自我們對祂的信望愛,而這來自天主的恩典,也成了我們與聖言同行的方式。在這方面,聖母瑪利亞無疑是我們最完美的表率。在這個反省中,我希望陪伴大家一起來默想聖母如何活出了天主的禮物:信、望、愛的生活,及她與天主聖言同行的生命體驗。

聖母的信德

在談到聖母與聖言的關係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聖母對天主的話所懷有的堅定不移的信德。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救主之母》通諭中說:「信德是把自己完全交付於生活天主聖言的真理之中,知道而又謙遜地承認,祂的決斷是多麼不可測量,祂的道路是多麼不可探察」(羅11: 33)(#14)。年輕的瑪利亞,就是因着這樣的信德,全然地向天主的話語開放,向聖言說「是」。她「信德的服從」藉着對天主聖言的回應得以詮釋:「我是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在我身上成就」(路1:38)。也正是藉着這個信德的宣誓,天主聖言得以進入瑪利亞的身內,成就了偉大的救恩史實:「聖言成爲血肉,居住在我們中間」(若1:14)。

然而,聖母的信德並不只是體現在領報時的「慷慨」,也經歷了生活中的種種試練和考驗:當瑪利亞看到躺在馬槽中的小耶穌,除了初爲人母的喜悅之外,聖母的信德讓她必須接受這個瑟瑟發抖、羸弱瘦小的孩子就是人類的救主;當聖家被黑落德追殺,星夜逃亡埃及的時候,瑪利亞又必須相信懷中手無寸鐵、無辜酣睡的幼兒就是以色列期待的默西亞;當聖家經歷貧困,需要以勞苦覓食的時候,聖母勇敢接受了這個嗷嗷待哺的孩童就是宇宙的主宰;當瑪利亞看到兒子流離失所、廢寢忘食宣講福音,當家人都認爲耶穌「瘋掉」的時候,她默默陪伴着兒子,堅信他「在做父的事業」(參閱:若14:10)當聖母站在十字架下,默默陪伴耶穌,直到祂呼出最後一口氣,「完成」了天父派遣祂救贖世界的使命,瑪利亞仍然堅信懷中沒有氣息的愛子就是人類的救主和默西亞。

聖母「站立」在十字架下也是她信德最完美的體現。即使在最黑暗、最痛苦的時刻,她仍然相信天主的預許。從這點上說,聖母的信德超越了「信仰之父」亞巴郎,也經受了比亞巴郎更大的考驗。因爲天主沒有派遣天使用羔羊取代她的兒子,而是在她的注視中,全然祭奠。聖母堅強地站在十字架下,參與並見證這至痛苦而又至神聖的救贖時刻。此刻,聖母的痛苦也成爲「聖言的實現」(《救主之母》#14),這使我們想起了西默盎的預言:「這孩子已被立定,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復起」(路2:34)。在人們的譏諷和背叛中,十字架上的耶穌似乎真的成爲「衆人反對的記號」(路2:34),而刺透耶穌肋旁的長槍也如「一把利劍刺透」聖母的「心靈」(路2:35)。但聖母對天主旨意的信德使她仍然堅強地「站立」。儘管目睹聖子的苦難,如長劍穿心,但聖母卻沒有讓痛苦、黑暗和仇恨進入她的心靈。雖然她的內心和耶穌一樣在呼喊:「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爲什麼捨棄我」(瑪27:46),正如她在天使報喜時所表達的不解。但聖母最終選擇服從天主的旨意,默默承受一切,與十字架上的兒子一起向天父做了全然的交付。藉着「信德的服從」,聖母「自由地把自己整個託付給天主」(《救主之母》#6),並再一次重申對天主的承諾:「我是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在我身上成就」(路1:38)。這信德使聖母成爲生活聖言的「萬福瑪利亞」因爲「那信了上主傳與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路1:45)

聖母的信德使聖言的意願得以實現(參考《救主之母》#7)。耶穌在十字架上,把信德之母託付給「自己所愛的門徒」:「看,你的母親」(若19:27),同時也把門徒和教會託付給聖母:「看,你的兒子」(若19:26)。耶穌升天以後,是聖母堅強的信德使四散的門徒們重新聚在一起,在晚餐廳中等候聖神的降臨和「庇蔭」。正如天主聖言是藉着聖神的德能和聖母「信德的服從」而成爲血肉,教會也同樣在聖神內和聖母的信德中誕生。而我們每一位基督徒作爲教會的肢體,也蒙召分享這同一個信仰。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救主之母》通諭中說:「正是瑪利亞的信德,刻畫出天主在耶穌基督內,與人訂立新而永久盟約的開始……聖母英勇的信仰見證,一直留在教會的心中……所有接受教會見證的人……也分享了聖母的信德」 (#27)。而信德之母瑪利亞在教會生活中的臨在,也常常把教會引向信靠聖言的生活:「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若2:5)。

聖母的望德

信德與望德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對天主和永生完全的相信,也無法在生命中保持活潑的望德。天主教教理定義望德是對「天國和永生」的渴望,相信「耶穌基督的許諾」,而不以「自己的力量」行事,或作爲判斷事物的標準,而是靠着「聖神」的能力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境和挑戰(參閱教理:1817)。在這一點上,聖母無疑成爲我們望德的榜樣與楷模。

聖母是一位始終充滿希望的女性,她的希望不僅在於對現世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在於她對天主救恩許諾的渴望與期待。當她還是納匝肋的一位少女,像所有年輕人一樣,對自己未來的生命充滿了很多美好的願望與憧憬。而聖傳告訴我們,聖母自幼年被奉獻在聖殿,過着祈禱和寧靜的生活,渴望着天主對以色列所預許的救贖。然而,與當時以色列少女們期望成爲默西亞的母親不同的是,年輕的瑪利亞所渴望的,似乎更是以寧靜祈禱的方式,生活在天主的臨在中,將自己的未來全然交託給天主。從瑪利亞對天使的回應中,我們得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天使說:「萬福!充滿恩寵者,上主與你同在!你在女人中是蒙祝福的……你將懷孕生子,並要給他起名叫耶穌……」(路1:28,30)。而瑪利亞回答說:「這事怎能成就?因爲我不認識男人」。 而當天使向她解釋了天主要通過她將要實施的偉大救恩計劃的時候,瑪利亞毫不遲疑地向天主的旨意開放:「我是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在我身上成就」(路1:38)。正是因爲瑪利亞對天主這種「無我、專一的渴望」,而獲得聖神的庇蔭,天主的能力進入她內,聖言在她身上「成爲血肉」,實現了「天主爲萬民所準備的救贖」(2:31),滿全了人類對默西亞的希望和等待。

聖母的望德體現她對生命的洞見,用佛教的話講,就是所謂的「悟」。對生命的洞見或「悟」體現在透過生活表象,發現其內在的生命價值和意義。有些生活經歷看似是痛苦和無法接受的,但對有望德的人來說,卻是對天主更深的體認。望德不是靜態的,而是一個不斷領悟的過程。它需要在天主內的安靜與聆聽,使人更具慧眼,發現天主的偉大與美好,進而寄未來於祂。聖母瑪利亞的生命就是如此,她是安靜的,當她向天主的旨意說「是」,接受了成爲聖言母親的使命之後,她把所有無法理解的生命經歷都「默存心中,反覆思索」。每一份不解,每一份「痛苦的尋找」,都成爲她堅定望德的契機。因此,在加納婚宴上,即使耶穌已清楚表明自己的「時辰未到」,聖母仍然懷着堅信和希望,用非常肯定的口吻囑咐僕人們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她的希望在她堅定不移的信德中得到滿全和實現,正如耶穌每次在行奇蹟之後,都會說:「你的信德救了你。」

聖母的望德也體現在痛苦中的堅持,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說的:「磨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望德,望德不叫人蒙羞」(羅5:3-5)當聖母在貧窮困苦中生育耶穌;在聖若瑟的陪伴下逃離埃及;三天三夜痛苦地尋找走失的耶穌;以及在耶穌離開家庭,去做他「父的事業」,自己默默跟隨;直到站立在十字架下,領受了成爲教會新希望的託付。聖母在失去愛子的痛苦中,堅持對天父旨意的望德,也把這希望傳遞給失魂落魄的門徒們,把他們聚集在一起,用祈禱來加強彼此的希望和信心,直到聖神的來臨,而聖母瑪利亞也成爲教會和衆生的希望之母,曉明之星,希望的燈塔。聖母的對聖言的望德,也促使門徒們不畏艱難和迫害,往普天下去,傳播希望的聖言,宣講喜樂的福音。

聖母即使「靈魂肉身同升天國」,仍然傳遞着希望的訊息。我們歷數聖母在教會歷史中的幾次著名的顯現,都是在人類經歷重大痛苦和失望的時候,花地瑪顯現、露德顯現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哪裏有痛苦,哪裏就有母親;哪裏有失落,聖母就在哪裏陪伴、鼓勵並帶去安慰和喜樂。第二屆全球華語聖歌創作大賽有一首關於聖母的獲獎歌曲中這樣唱到:「和平中,您不曾前來,苦難時,您召人悔改。」聖母瑪利亞就是這樣像母親一般垂顧着「生活在涕泣之谷」中的人類,在痛苦、迫害和磨難中,邀請我們注視天上,向我們傳遞永恆的希望,永遠不致失去信心。正如聖保祿宗徒在《致格林多人後書》中所說:「爲此,我們絕不可膽怯(又譯:失去信心)……因爲我們這現世輕微的困難,正分外無比地給我們造就永遠的光榮厚報。因爲我們並不注目那看得見的,而只注目那看不見的;那看得見的,原是暫時的;那看不見的,纔是永遠的。」(格後4:16-18)

聖母的愛德

聖母與聖言關係的最高表達,是她對「降生成人」、「成爲血肉」的天主聖言「無與倫比的愛」。聖保祿宗徒寫道:「現今存在的,有信、望、愛這三樣,但其中最大的是愛。」聖母對聖言的信德和希望,在她對聖子的愛中達致圓滿。聖母對聖言圓滿的愛不僅僅體現在她對天父話語「愛的服從」,同時她也在把這份愛毫無保留地與他人分享。當她領受了天使的報喜,孕育了天主的聖言之後,她便「急速趕往山區」,到了依撒伯爾的家,照顧懷孕的表姐,更是爲了分享天主聖言成爲血肉的祝福和喜訊。這份愛的傳遞不僅僅在兩位蒙福的姐妹之間,也在她們腹中的胎兒之間傳播,無怪乎依撒伯爾一聽到瑪利亞的問候,「胎兒就在腹中歡喜跳躍」。聖母對天主的愛藉着與他人分享而成爲具體的、有血肉的和生活的,成爲瑪利亞信德的生活見證和切實流露。

聖母的愛沒有自我,而是常常發現別人的需要。當瑪利亞和若瑟在聖殿中找到耶穌的時候,聖母對正在經師中間講論天國道理的耶穌說:「孩子,爲什麼你這樣對待我們?看,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路2:48)。在這句短短的話語中,我們不難感受到聖母當時的心情,三日失去耶穌,作爲母親的她是如何的焦急,甚至到了崩潰的邊緣。而當她找到耶穌的時候,她所關注的是聖若瑟的心情,一句「你的父親和我」,表現出聖母對聖若瑟的愛和尊重。我們也可以默觀到,在三天的尋找過程中,瑪利亞是如何在痛苦焦急中,仍細心陪伴和安慰若瑟,也因爲聖母的愛,使他們沒有放棄尋找耶穌的信心;當加納婚宴上的賓客在享受佳餚美酒的時候,只有細心的瑪利亞察覺到主人沒有酒的尷尬,她的愛心催迫她要求自己的兒子發顯奇蹟,儘管祂的「時刻還沒有到」。而瑪利亞私下囑咐僕人,又體現了聖母愛的細膩,保全了主人家的尊嚴,沒有讓他們難堪;當耶穌在十字架上把宗徒們託付給聖母的時候,她沒有顧忌自己痛失愛子的悲傷,而是像「母雞聚集小雞」一樣,把耶穌的門徒和初期教會團體保護在她母愛的「羽翼」之下,成爲初期教會的依靠和信心。

聖母的愛是完全的自我交付,直到成傷。這一點在加爾瓦略山的十字架下得到了集中和完美的高峯體現。愛子耶穌孤獨地高懸在十字架上,沒有了以往的前呼後擁,而是孑然一身地被列在強盜中間,衆叛親離,而愛祂的天父在此刻也似乎忘記了祂,以至於耶穌在十字架上高呼:「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爲什麼捨棄我?!」(瑪27:46)但是祂與天父密而不可分的關係仍然支持着祂,祂帶着全人類的罪惡和軟弱及對天主的背叛和棄捨,忍受着十字架的痛苦和死亡的威脅,直到「把靈魂交在天父手裏」,「完成了」救贖的使命。祂吶喊高呼,不僅表達天主爲愛世人捨棄了自己的愛子,同時也啓示了耶穌爲愛人類的自我棄捨,向天父捨棄了自己的生命,展示了福音的真正價值,就是「在愛中交付自己」(《共融與進步》#11),成爲天人之間修和與愛的橋樑。

與耶穌一樣,聖母瑪利亞在十字架上也經歷了最悲慘的淒涼與捨棄。當耶穌在十字架上把若望(代表整個教會)交託給瑪利亞的時候說:「女人,看你的兒子」(若19:26),這話乍聽起來好像是一種交託,但也更像是一種取代。瑪利亞經歷了千辛萬苦,失去了自己的兒子,而且現在兒子的地位也要被人代替。但是,聖母在十字架下用沉默接受了這個交託,再一次向天主的旨意說「是」,而成爲教會的母親,衆生的慈母。瑪利亞的淒涼和痛苦成爲她母性的縮影,因此她被稱爲「痛苦之母」。然而,她的痛苦都是因爲愛,因愛而受苦纔是犧牲並有救贖的價值(參考聖多瑪斯《論幸福》)。瑪利亞成爲基督的肢體——教會的母親,她以母愛團結召集衆人,使我們成爲兄弟姐妹。因此,聖母的愛也是合一共融之愛,這份愛化解仇恨與隔閡,使大家學習彼此欣賞與接納,並看到彼此的軟弱與需要,從而求同存異,積極合作,使所有支離破碎的生命恢復完整。有時候我想,聖母的愛就像我們小時候玩的萬花筒,能把零散和形狀各異的碎玻璃,融合昇華成爲千姿百態、光彩照人的美麗風景。

聖母站立在十字架下(若19:25),身心受到痛苦的煎熬,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聖母瑪利亞的信德和望德通過愛德戰勝了恐懼和痛苦。作爲天主之母,她看着懷中毫無生命的天主子,她依然選擇了繼續相信、盼望和熱愛,同時也把這種精神毫無保留地傳遞給了新生的教會。無怪乎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救主之母》通諭的開始就宣認:「教會敬仰聖母爲自己親愛的母親,也是自己在信望愛三德中的模範。」(#2)

效法聖母 與聖言同行

在默想了聖母對天主聖言的信、望、愛之後,我們不得不承認,聖母不但孕育了聖言,更是聖言最完美的同行者。聖母瑪利亞以她堅強的信德相信了「上主傳於她的話」;並在「必要應驗」的希望中,懷着堅忍,默觀等待 ;同時以全然交付的大愛,與聖言及聖言的使者們同行,直到「天涯海角,爲福音作證」,成爲「萬福瑪利亞,衆生的母親」。爲現今世界聖言的使徒們來說,聖母依然是推動聖言事工的最完美表率。我們也必須「通過聖母,走向耶穌」。

除了效法聖母的信望愛三德,聖言事工們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使命中具體地與聖言同行,成爲今天我們所面臨的具體問題。2011年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九屆世界華語聖經大會通過「聲音、母胎、房屋和道路」四個圖像生動而又具體地展現了聖母與聖言同行的方式。結合上面對聖母信望愛的反省,可以對每一位聖言事工描繪一個更爲親切生動的「與聖言同行」的美好圖畫。

聲音:天主的聖言首次在歷史中出現便是以「聲音」的方式,就是在《創世紀》的開始:天主說:「有光……」。通過聖言的「聲音」,天主完成了創造工程。在舊約中,天主也多次通過聲音來啓示自己,召叫先知,完成自己的救恩計劃。時期一滿,天主的聲音藉着天使的口傳於在靜默祈禱中的瑪利亞,雖然她曾短暫地因爲這聲音而不安,但當天使向她解釋了天主的「救恩之聲」後,她便謙卑喜悅地接受了天主的聲音和召叫,而天主的聲音也在她內孕育,聖言在她內成爲血肉,成爲具體而可見的生活聖言——耶穌基督。與此同時,瑪利亞也成爲天主聲音的媒介與使者,因而當她問安的聲音傳入依撒伯爾的耳中,「胎兒就在腹中歡喜跳躍」。

作爲新世紀的聖言事工,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嘈雜和各種聲音的世界中,世俗的喧囂、媒體的鼓譟及內心紛繁的慾望。然而,正如任何油畫作品需要背景,天主的聲音也常常在靜默的背景下才能聽到。因此,我們需要像聖母瑪利亞一樣安靜下來,在靜默祈禱中,分辨哪些是天主的聲音,哪些是世界的聲音。只有當我們辨認出天主的聲音並聆聽實行,才能在生活中做正確的決定,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我們需要不斷地向天主的聲音說「是」,在這個充滿背叛與欺騙的社會中做真理的聲音,傳播生命的希望,讓天主的話語通過我們的生活成爲具體可見的生命見證。我們要成爲天主聖言的「傳聲筒」,要做天主的發言人,因爲如果我們再緘默,「連石頭都要開口講話了」(路19:40)。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蒙召成爲天主的聲音,正如保祿宗徒所說:「我若不傳福音,就有禍了。」(格前9:16)

母胎:由於聖神的德能,天主的聖言在瑪利亞的胎中成爲血肉。聖言就像種子一樣,居然謙卑到需要血肉之人提供營養,而發展成長。聖母以她的骨血,在她的胎中養育了聖言,使祂成爲血肉,「居住在我們中間」。像所有懷孕的婦女一樣,瑪利亞把胎中的小耶穌視爲她的珍寶和生命的中心,與祂同呼吸、共命運。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也是聖言的母胎,天主的話語也通過我們的實際行動得以成長,併成爲可見的、有生命力的話語。就如聖母對胎中耶穌的關注,我們生命的中心也應該建立在聖言之上,讓聖言充滿每一滴血液、每一個細胞、每一根毛髮,充滿我們整個的生命,達到聖保祿宗徒所說的:「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 (迦2:20)的境界。

然而,十月懷胎也代表着痛苦和不易,聖母尤其如此。除了懷孕之苦外,還要經受童貞懷孕的質疑和掙扎。作爲聖言的事工,在生命中孕育聖言,與聖言同行也不是一條容易的道路,需要不斷放棄自己,背着十字架,跟隨耶穌。只有在愛中不斷的交付自己,才能真正生活出天主的聖言。然而,母胎更代表着希望與喜樂,因爲孩子是新生命的開始,也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因此,每一位聖言的事工必須在生命中孕育聖言,成爲傳播喜樂與希望的使者。而且,這份使命也像懷孕一樣不能隱藏,而慢慢在日常生活中顯露出來。就像耶穌說的:「你們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隱藏的。」(瑪5:14)同樣,我們也不能隱藏自己,而要把聖言生活出來,把「福音的喜樂」帶給身邊的人。

房屋:房屋是家的所在,而母親則是家的靈魂,有母親的地方,纔有家的味道和感覺。聖母瑪利亞與耶穌和聖若瑟在同一個屋簷下朝夕共處,在同一個時空中度着鍋碗瓢盆、油鹽醬醋的日常生活。這平淡的生活讓瑪利亞對耶穌有了生命的認知,她與聖言共處一室,聖家的中心常常是耶穌基督——天主的聖言。在這個家裏,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地增長。」(路2:52)

我們反省自己的生活,是否以聖言爲中心呢?我們爲聖言留有多少空間?我們對聖經是否熟悉,是否如數家珍(feel at home with the Word)?我們的家裏有沒有供奉聖經,或者常常讀經或分享聖言呢?我們有沒有爲聖言在生命中的成長提供足夠的空間和機會呢?

除了爲聖言提供居所,聖言的事工更要以聖言爲家,就如聖母瑪利亞常常跟隨着耶穌,關注着祂,讓祂感受到家的溫暖。我們的生命也應在聖言內找到安息。正如家是一個被理解、被接納、被歡迎和被愛的地方,同樣我們在聖言中也能得到釋放與包容,能夠在聖言內輕鬆做自己,享受內心的平安、寧靜與溫暖,並向所有人開放,邀請他們分享福音的喜訊,因爲「今天救恩臨到了這個家」(路19:9)。

道路: 自從接受了天使的報喜,瑪利亞就開始走出內室,一直在路上。她先是「急速前往山區」,爲表姐和她腹中的若翰帶去問候和祝福;並在回白冷的路上尋覓耶穌的誕生之所,最終露宿在曠野的馬棚裏;當耶穌降生,牧童和賢士從四面八方前來祝賀,而聖母卻不得不帶着嬰兒長途跋涉、星夜逃亡埃及。耶穌十二歲的時候走丟了,聖母和若瑟在路上和人羣中尋找耶穌;三十三年的時間,聖母陪伴耶穌走了很多的路,常常尋找祂,等待祂,陪伴祂,一直走到了十字架下也不曾停歇;耶穌升天後,她更陪伴着門徒們,建立了向全世界宣講聖言的團體。聖保祿宗徒說:「傳播福音者的腳步多麼美麗啊!」(羅10:15)在聖母身上我們可以說:一個以聖言爲中心,把聖言默存在心中,與聖言結合,並陪伴聖言,一直走在聖言道路上的人是多麼美好啊!

教宗方濟各鼓勵所有聖言事工要將「懷抱耶穌聖嬰行走的聖母瑪利亞的形象始終放在頭腦中。她把祂帶到聖殿、帶到民衆中、帶祂與祂的子民相遇。聖母的懷抱就像是階梯,天主子從這個梯子向着我們走來。」(2015年2月2日,接見獻身生活者)。 作爲聖言的事工,我們也要像聖母一樣,懷抱聖言,把福音帶入這個世界,並通過聖母,走向耶穌。

聖母與青年

應大會組織者的要求,這裏特別寫幾句聖母與今日青年的關係。瑪利亞以她的生活向青年們展示了應該如何侍奉天主。作爲一個青年少女,天主召叫她成爲人類救主的母親。瑪利亞自由地接受了天主的邀請,成爲天主之母。她的重要角色遠遠超越了世界歷史中任何一位青年(除了她的兒子耶穌)。

青年人可以在瑪利亞身上看到一個完全無私的人、一位勇敢的年輕女子,她可以面對並接受成爲默西亞降生之母的各種挑戰。瑪利亞對天主旨意的回應將人類帶入一種積極的、給予性的、以天主爲導向的、並致力於爲他人服務的生活方式,幫助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每一位青年都可以通過信望愛的生活完全獻身於天主,並成爲祂有力的工具,完成天主偉大的計劃。

年輕的瑪利亞不僅是青年人的楷模,也是青年的母親和代言人。瑪利亞是一個非常人性化的青年學校,引導青年找到天主。《聖母辭典》中這樣說,「我們這一時代的青年遭受衆多思潮的衝擊,及虛幻和不道德的誘惑,無法分辨善惡及尊嚴,或身體與靈魂之間的微妙關係。而聖母瑪利亞則在這些方面成爲青年們的指導和啓迪。」因爲瑪利亞是至潔之母,是真福八端中那位「心裏純潔的人」,她常常看到天主,與聖言同行。

結語

聖母所帶給我們的聖言不僅僅是一個聲音,祂更有一個面容讓我們看到,就是降生成人的耶穌基督。他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聖母對聖言的信望愛及與聖言生命同行而成爲「聖言之母」。我們也要步武聖母的芳蹤,和她一起與聖言同行。就是在生活中相信天主的話,以聖言爲家、爲生命的中心,相信、盼望和熱愛聖言。因爲只有與聖言同行,我們的生命纔會更新,纔會像聖母一樣有希望和力量走出去,去愛身邊的世界。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