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為朝聖者,歸為福傳兵

去為朝聖者,歸為福傳兵 Go as a Pilgrim, Return as a Missionary

~ 羅秀彪神父 ~

赴一趟心靈豐盛之旅 15 天的法地瑪、露德及西班牙朝聖之旅於平安喜悅下完成。這次朝聖人數踴躍,共83位,需出動兩部巴士載送。本以爲行程因人數衆多會有些拖延耽誤,誰知一切都非常順暢美滿。這也算是此次朝聖的一個奇蹟吧!記名字不擅長的我,這次竟然記得所有人的名字,還包括兩位司機,也算是個小小奇蹟啦!(哈哈,往自己臉上貼金!)另外值得一提的,透過這15天的相處,也讓我對一些不太熟悉的兄弟姐妹有多一點的認識。我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吧。我衷心感謝大家在朝聖期間給予的配合與支持,充分體現基督徒的共融精神。當然不忘感謝天主仁愛的眷顧及聖母慈母般的保護。 朝聖其實要求很多的步行,還有不少的長短車程。為年長的兄弟姐妹在體力與精力上是個負擔,為較年輕的如我,何嘗不是個挑戰。身體雖然勞累,心靈卻滿滿的喜樂。尤其見到大家積極配合所有活動,主動幫忙相助行動不方便的兄弟姐妹,彼此相互間的慰問、鼓勵及關懷,是這次朝聖讓我内心觸動及感動之處。耶穌的門徒,本來就應該這樣,是吧!所有的朝聖地,都是我第一次的接觸,心中滿懷那份隱藏不住的期待與喜悅,最重要的是能夠親臨聖母顯現如此神聖之地,讓自己沐浴於這份恩典之中,與神聖觸碰,心靈是多麽的舒暢與滿足,心情是那麼的怡然自得。天上的慈母,感謝妳垂顧及豐盛了我們這群尋找妳的靈魂。 圓法地瑪朝聖的嚮往
哈囉!法地瑪,我來啦!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知道法地瑪聖母的信息是在一本介紹法地瑪聖母的小冊子。裏頭有一張教宗保祿六世在法地瑪燭光遊行的照片特別吸引我。保祿六世教宗陪伴著聖母像,在點點燭光圍繞的襯托下,場面特別溫馨感人。這也悄悄地觸動了我那小小心靈,期望有這麽的一天我也能夠親臨如此感人壯觀的情境。這次來到法地瑪,見到教宗保祿六世的銅像,勾勒出我童年的記憶,心中特別的感動,我終於圓了法地瑪朝聖之夢。教宗保祿六世是我認識的第一位教宗,對他的印象也特別深刻。
如今親身體驗燭光遊行,感染群衆對聖母那份熱情與愛慕,當大家齊擧手中蠟燭,高唱Ave, Ave, Ave Maria的一刻,一份熱流在心中油然而生,突然覺得自己是如此的幸福能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齊聲恭敬我們天上的慈母。
第一天,我沒有和神父們一起,而是夾在群衆裏一起遊行,就是要體驗與衆人一起那種共融的感覺。第二天,和神父們一起時,給了我一個意外的驚喜,有幸被邀請上台帶領群衆誦念玫瑰經榮福第四端。依撒伯爾曾說:吾主的母親駕臨我這裡,這是我那裏得來的福氣呢?此刻我只想說:吾主的母親恩賜我帶領誦念玫瑰經,這是我那裏得來的福氣呢!再説,能和其他的神父們排列陪伴著聖母遊行,與聖母如此接近,夫復何求!感謝聖母恩賜我這份榮幸,請幫助我效法妳的勇敢、謙遜、服從及堅強的信德。 吸露德無法抗拒的靈氣 露德,一個讓人處處感覺彌漫著有種難以明言的靈氣。人置其中似乎多了幾分靈氣,少了幾分俗氣。環境優美,有山有水,喧鬧中隱藏一份寧靜。天氣晴來多雲偶陣雨,就是那麽的詩情畫意,讓人迷醉。露德有許多值得留戀的地方。進入玫瑰大殿做個祈禱,心靈是如此平安寧靜。欣賞大殿内顔色艷麗,宏偉鑲金的15端玫瑰經奧蹟馬賽克畫像,令人不禁驚嘆宗教藝術的精品傑作。沿着玫瑰大殿外的樓梯拾級而上,有個平台可以俯瞰大殿前的廣場,這裡也是觀賞夜間燭光遊行的最佳地點。我曾在這裡觀看燭光遊行,場景真是美麗壯觀極了,再加上領唱員悅耳的歌聲及領經者虔誠的禱聲,令人心廣神怡。
露德有兩處苦路,一在山坡,一在平地。我們兵分兩路在不同的地方拜苦路。我選擇了前者,上山的路當然不好走,需耗費體力。把自己的辛苦與耶穌的痛苦結合奉獻給天主,當作補贖。朝聖是要求受些苦,為自己罪過做補贖!
下山時我們意外發現有個山洞,裏面有個痛苦聖母懷抱耶穌遺體的塑像。洞外則有耶穌釘在架上,聖母與聖若望佇立在十字架旁的塑像。讓人想起耶穌臨終的話:「看,妳的兒子!看,你的母親!」感激耶穌把他摯愛的母親給了我們,謝謝聖母接納了我們!
我想朝聖者最想到之處必是聖母顯現的山洞。用掌心撫摸聖母顯現略帶有水氣的山洞岩石,隨著隊伍而行,口中默念露德聖母為我等祈,一陣清涼沁入心扉,很是舒服,讓腦袋清醒了許多。山洞下方湧出的泉水是那麼的清澈,潺潺水聲輕敲心靈,像似母親輕聲的呼喚。坐在山洞前方的廣場上,凝視上方的聖母,静默片刻,祈個禱或念幾遍聖母經,吸吸周遭的靈氣,會覺得心靈淨化了不少。當然別忘了用露德的泉水洗洗你的手和臉,清涼泉水會讓疲憊的你精神許多。至於洗了之後,皮膚會否變得如傳聞中的柔滑潔白,那就不得而知了,也許應人而異吧,至少我沒有這福氣。(朝聖回來後,有教友見到我,很驚訝的說:神父,你怎麼變得那麽黑!)
最讓我享受的是獨自坐在河的對岸,遠眺山洞上的聖母。她是那麽的美麗慈祥,俯瞰絡繹不絕心中帶著不同渴望與心願的兒女來到她跟前獻上祈禱。我相信仁慈的母親一定會為所有到她跟前祈禱的人,一一向天主轉禱。我也默默獻上我的祈禱:懇求聖母保護我的家人、堂區的教友、朝聖團的兄弟姐妹。當然也不忘請求聖母為我祈禱,讓我忠於我的聖召及保護我的修會。我也非常喜歡這裡的鐘聲,清脆柔和,隨風緩緩傳來,猶如一股暖流蕩漾於心間,給人感覺祥和寧靜。聖體遊行及燭光遊行在露德是不能錯過的。看到不同國籍、種族、語言、文化的人們是那麽和諧在一起,同聲讚揚天主,真正讓人感受到我們都是共融於「一主一信一洗,同尊唯一的聖名,同餐唯一天糧,同懷唯一的希望,同蒙恩愛久長。」
露德的第二天,我們參加在Grotto of Massabielle舉行的彌撒。彌撒定在7時30分,爲了守聖體齋我們淩晨5時就起床,6時早餐。因爲要共祭彌撒,我比其他人早些到Grotto準備。來到更衣室,已見兩位神父穿好祭衣就緒。其中一位來自印度,而主祭何鴻飛神父竟來自馬來西亞,而且還是張少麟神父在台灣修道時的同學。我們雖然第一次見面,彼此還談得蠻融洽的,也許是他鄉遇故知吧!6時45分,這裡負責彌撒的修女催我們準時彌撒,我誤打誤撞參加了這台普通話彌撒。原來是我早到了,我不知7時30分之前還有一台彌撒。當然我還得參與7時30分的彌撒,這是朝聖團預定好要參加的彌撒。這台英語彌撒是由美國的主教主持,多位神父共祭。彌撒結束後,我到Grotto隔壁的浸聖水池(The Baths)輪候浸洗。入浸前我祈求露德聖母除去我心中的雜念,淨化我的心靈的黑暗。離開水池前,要念露德聖母為我等祈,伯爾納德為我等祈,還有呼求自身的聖人主保為我等祈。(我呼求聖多默為我等祈)池水有點寒冷,起身後卻一點寒意都沒有,反而覺得有點暖暖的。
露德最後一天,晚餐時大雨滂沱,決定不外出了。晚餐結束後天氣稍微好轉,雨也停了。天氣有點潮濕又帶點涼意,我猜想今晚大家外出的意願都不大。我回頭一想,老遠來到這裏,自己又那麽喜歡這地方,還是別浪費了這最後的機會,到玫瑰大殿廣場與聖母打個招呼吧!我沒約人,獨自前往。到了大殿廣場,已有不少人列隊在大殿右側,整裝待發等候燭光遊行。我沒隨燭光隊伍遊行,而是上到大殿上面的平台,居高臨下觀看遊行隊伍。過了一陣,沒想到Betty和Janet也上來了。我想大家都不想錯過在露德的美好時光吧!燭光遊行結束後,不見她們兩位蹤影,我只好獨自前往Grotto, 在靠近橋附近遇見了Louis與Pauline。想必他們也和我一樣想「盡用」在露德的時間。他倆說要點支蠟燭獻給聖母。我突然想起我也還沒獻蠟燭。天開始下雨,我先到聖體小堂停留一陣,出來時雨勢越來越大,幸好出門時帶了雨傘。奉獻蠟燭後,往回Grotto,也許夜已深又下雨,人不是很多。打著傘在Grotto前祈禱了一陣。原來晚上11點還有一台彌撒,可是聼不懂神父的言語,我猜是德語彌撒吧。看看時間已是11點15分,涼意陣陣,是時候回去休息了因明早還得「678」(6點起床,7點早餐,8點啓程)。天上的母親,晚安啦!伯爾納德,晚安啦!露德,再見啦!細雨紛飛中撐著傘獨自一人慢步而行,看似有點落寞孤單,其實也是另一種享受。回到房裏,查開手機,原來今天竟然步行了28,406步。 造訪聖者故居聖依納爵的啓發 一個我蠻喜歡的地方,就是到訪靈修偉人聖依納爵的朝聖地(Loyola Sanctuary)。朝聖地旁有條河流,四周綠意盎然,讓人一來到就覺得很舒服。中心的大教堂宏偉莊嚴,我們在教堂前照了張全體照。挨著教堂左側是一座四層樓的房子,裏頭介紹聖依納爵的生平事蹟。大門入口,有一座聖依納爵從軍時受傷被隊友扶持的塑像。如細觀察,類似依納爵受傷的畫像或圖説,在多處都可見。說明了這件事對依納爵生命的影響非同小可。我們在位於三樓的Chapel of Conversion舉行彌撒。就是在這地方依納爵被天主感動而皈依天主。我們有幸在這裡舉行聖祭,希望我們也能分沾些聖依納爵的恩典,生命得到聖化、提昇。 出生於貴族世家,熱愛榮譽,立志當軍人光宗耀祖的世俗之人,竟在一次因軍傷臥床休養期間,閲讀了《耶穌傳》及《聖人言行》後,深深地被耶穌及聖人的言行所感動,決意悔改,因而改變了整個生命。從軍受傷,是依納爵生命的轉捩點,看似件壞事卻衍生了好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沒有這樣的遭遇,也許依納爵不會是偉大的聖人。生命遇到挫折瓶頸,生活經歷苦難痛苦,不要馬上怨天尤人。這很可能是成長與突破生命的契機。也許是天主給予我們的磨練,只要我們堅毅依靠,祂一定會引領我們走出幽谷,重見光明與希望。我相信聖依納爵的轉化過程必定經歷了無數的掙扎與試探。他的堅毅與忍耐,全心依靠天主,讓聖神引領是他成聖之道。人真的必須經過考驗、磨練與試探,才會成長成熟,才會珍惜所擁有的,才會有深刻的生命體驗,一帆風順未必是件好事。在修道過程中,我的神師也曾叮囑我:挑戰與掙扎使人成長,平坦順遂常隱含陷阱! 天主的召叫總是出乎人所意料。正應驗了耶穌的這句話:「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派遣你們去結果實,去結長存的果實」(若 15:16)。天主的召叫很多時候令人措手不及,難以意料。畢竟天主的計劃與人的計劃不同。此次朝聖與聖母同行,讓我們也學習聖母般的信德與服從,勇敢回應:願照禰的話成就於我吧!我相信天主會恩賜我們足夠的恩寵!聖依納爵生命的翻轉,由罪人成爲聖人也印證了這一點。深刻與主交往經驗致使聖依納爵寫出「主,請收納」那麼觸動人心的祈禱:「主,請收納我全部自由……凡我所有,或所佔有,都是禰所賞賜的,我願意完全奉還給禰,任憑禰隨意安排。只將禰的聖愛,和禰的聖寵賞賜給我,我便心滿意足,別無所求了。」為聖依納爵,擁有了天主,就擁有了一切。 我很喜歡聖依納爵這個祈禱文。但要做到他那樣義無反顧的完全奉獻我所有,我自認還需不懈地努力、奮鬥,不斷自我鞭策。我常想我讀書成績一般,且是在一個偏僻鄉村山上長大的孩子,性格内向,不愛在人前説話的人,天主爲何召叫了我?聖依納爵的經歷,給了我一些領悟及一個更明確的肯定: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聖依納爵請為我祈禱,讓我擁有你那堅毅的精神,勇敢面對生活中的考驗與磨練。 懸崖峭壁、鬼斧神工,令人屏息的Montserrat 來到Montserrat,真的被它那奇峰怪石,懸崖峭壁所震撼。離開 Barcelona大約60公里,旅巴需穿越蜿蜒迂迴山路才能到達。Montserrat 因發現黑色聖母而聲名大噪,每天都迎來無數來自各地的朝聖者。按當地語言 Montserrat 意即「鋸齒山」,是因這裡的巨形岩石排列的形態好似倒立的鋸齒。我倒覺得它們像一根根的大蠟燭;有的石柱乍看之下似如人像,有的好似大象,有的像似懷孕大腹便便的婦女。其實也沒有一個標準,每個人的想象力都不一樣,你心裏覺得像什麽,就是什麽,就這麽簡單。
彌撒後,我們列隊到黑色聖母像前祈禱,因爲當天人多又有時間限制,只能匆匆在聖母像前快速簡短的祈禱,有點可惜。發現黑色聖母的山洞Santa Cova小教堂在我們所在地的對面山崖,因時間關係無法親臨,也有點可惜。還有在遠遠的另一個高高的山崖有個豎立著的十字架,太遠了無法看清楚,只能「望架興嘆!」改次吧,在這山頭住它一兩晚,再去尋幽探秘。無論如何,Montserrat也太吸引我了,依著欄杆俯瞰延綿縱橫的山谷,回頭看看飽受風雨侵蝕,參差不平的奇岩怪石,讓思緒隨風飄揚,也是一種自我放鬆。我喜愛大自然,在優美的景色中你會震懾於造物主創造的偉大、美善與神聖。聖依納爵說:「要在一切事物上看到天主。」我修會會祖剛恒毅囑咐說:「你們對自然的景物,不可漠然無睹,置之不理。它是一個反照天主的鏡子。」 我們在這裡有了一個與平時不一樣的午餐—-Silent Lunch。見大家平時都有說不完的話,這次午餐大家都能安分守己默默地用餐,真的要給大家一個掌聲。靜下來,心才能寧靜,才能聆聽自己内心的聲音;唯有一顆寧靜的心,才能聽到天主的呼聲,因天主話語總是那麼輕聲細語。朝聖已來到最後一天,靜下來回憶一下朝聖過程,感謝天主及聖母一路的陪伴與保護,最好不過了。
據説Montserrat不時有雲霧環繞,加上建有隱修院,還有本篤修士們天籟般似的歌聲,在當地人(泰羅尼亞人)心中,Montserrat是一座聖山。說的一點也沒錯,身臨其境你也會覺得自己好像與平時有點不一樣。好像人也……。走筆至此,Montserrat美麗的景色又一幕幕浮現腦海,自己也不禁低吟:Then sings my soul, my Savior God to Thee; How great Thou art, how great Thou art… 與聖母同行,走向耶穌 – Walk with Mary, A Journey to Christ
人生是一個朝聖之旅,人不斷渴求成聖,與主共融,分享祂為我們準備好的永遠福樂。然而世間誘惑充斥,往往讓人迷失方向。聖母與耶穌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母子連心。她也最瞭解耶穌,知道耶穌所在所喜,與聖母同行必能找到耶穌,生命才會有意義與希望。而耶穌是我們的道路、真理、生命,唯有找到耶穌我們才能到天父的家裏。感謝天上母親的引領,讓我們回應聖母的囑咐:「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麽,你們就作什麽。」(若 2:5) 朝聖不是遊玩購物。朝聖的重點是觸碰與天主有關的事物。希望生命能夠因著找尋神聖,心靈得到淨化、信仰得到提升、生命得到聖化。每個朝聖者都有一個使命,用新的眼光去看信仰,從主的角度去看世界,以福音的精神成聖自己,聖化他人。期望我們都能:去為朝聖者,歸為福傳兵。能勇敢為主耶穌的真理、慈愛作見証。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