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和聖事:進入天主的仁慈法庭,成為真正的贏家
~ 羅秀彪神父
孩子們的第一次修和聖事
前陣子,我為堂區的小朋友舉辦了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修和聖事。看到孩子們端坐在我面前,神情既專注又緊張,讓我忍不住會心一笑。他們的忐忑不安,我完全能理解,因為我自己當年第一次辦修和聖事時,心情也如出一轍。
其實,這種緊張不僅發生在孩子身上,連許多成年人在辦修和聖事時,也會因羞赧或不知如何表達,而說話結結巴巴。這並不難理解,畢竟要在人前承認自己的過錯,確實需要勇氣。然而,我們是否真的應該害怕辦修和聖事呢?
修和聖事:審判,還是慈悲的邀請?
有些人或許把修和聖事想像成上法庭受審,在法官面前承認自己的罪行,然後被判罰(補贖)。這種想法,使得一些人對辦修和聖事敬而遠之。然而,我更願意將修和聖事比喻為走進「仁慈法庭」,因為這裡的法官不是嚴苛無情的,而是滿懷慈愛與憐憫的天主。
在世俗的法庭中,審判的結果難料,沒有人能確保自己一定勝訴。然而,在天主的仁慈法庭裡,只要我們真心痛悔、承認過錯並決心悔改,天主總是網開一面,赦免我們的罪,使我們重新得力。換句話說,在這場「審判」中,我們永遠是勝訴的一方,永遠是贏家。既然如此,我們還有什麼可害怕的呢?
魔鬼的誘惑 VS. 靈魂的光明
我至今仍記得小時候在教理書上看到的兩幅關於修和聖事的插圖。第一幅畫中,一個孩子猶豫著是否要去辦修和聖事,而魔鬼在一旁不斷勸阻、誘惑他不要去。第二幅則描繪孩子辦完修和聖事後,罪過被赦免,內心純潔而明亮,而魔鬼則垂頭喪氣地離去。這兩幅畫生動地呈現了靈性戰爭的真實狀況——魔鬼總是想方設法阻止我們親近天主,讓我們停留在罪惡中;而修和聖事,正是擊退魔鬼、迎接靈魂自由的關鍵時刻。
教會的提醒:我們需要修和聖事
教會規定,每位教友每年至少應辦一次修和聖事。但這並不表示一年僅需辦一次就足夠。若我們犯了大罪,就應當立即辦修和聖事,才能懷著純潔的心靈領受基督聖體。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說:
「無論誰,若不相稱地吃主的餅,或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體和主血的罪人。」(格前 11:27)
此外,教會也鼓勵信友定期告明小罪,這有助於培養我們的良心,對抗惡習,並讓基督親自醫治我們,使我們的靈性生命不斷成長。
辦修和聖事前的準備
為了讓修和聖事更具果效,我們應當做好準備:
- 省察良心:誠實回顧自己的言行,辨識所犯的罪過。
- 真心痛悔:對自己的過錯感到懊悔,並渴望改過遷善。
- 決志改過:下定決心,努力避免再次犯同樣的錯誤。
- 誠實告解:在神父前坦誠告明自己的罪過,領受寬恕。
- 虔誠補贖:履行神父指定的補贖行動,以示悔改與誠意。
結語:讓我們勇敢地走向修和聖事
辦修和聖事,不是一次羞辱或責罵的過程,而是讓我們的靈魂重新得自由、重獲平安的恩典時刻。天主的慈悲永遠在等待我們,只要我們願意踏出這一步,就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既然這是一場穩操勝券的「審判」,我們還有什麼理由猶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