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聖言」Dec 11, 2021

今天我們點擊的聖言是《路加福音》7:36-50 悔改的罪婦

有個法利塞人請耶穌同他吃飯,他便進了那法利塞人的家中坐席。路7:36

一般對法利塞人的感覺是:他們熟讀經文,特別關注禮儀律例,有優越感和不喜歡與罪人為伍。經文中的法利塞人應該是對耶穌有好感的,所以邀請耶穌到他的家中作客。似乎這個法利塞人意圖突破自己生活的框框,因為耶穌常與罪人一起是眾所周知的事。

那時,有個婦人,是城中的罪人,她一聽說耶穌在法利塞人家中坐席,就帶着一玉瓶香液,來站在他背後,靠近他的腳哭開了,用眼淚滴濕了他的腳,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熱切地口親他的腳,以後抹上香液。路7:37-38

經文形容這個女人為「城中的罪人」,由此可見她的聲名狼藉。但當她知道了耶穌的行蹤,她立刻帶着一玉瓶香液去找耶穌。雖然她有勇氣去到法利塞人的家,但她感覺羞愧,所以不敢面對耶穌,唯有站在祂的背後。

當時這個女人痛哭,她的眼淚弄濕了耶穌的腳,接著她用自己的頭髮擦乾耶穌的腳,然後她口親祂的腳和在耶穌的腳上抹上香液。這個女人的行為,在當時以男性作主導的社會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但她豪不遮掩內心的渴望,竭盡所能去親近耶穌。

那請耶穌的法利塞人見了,就心裏想:「這人若是先知,必定知道這個摸他的是誰,是怎樣的女人:是一個罪婦。」路7:39

「心裏想 」表明法利塞人不滿意當時的情況,但卻不說出自己的意見。他甚至開始懷疑耶穌的身份。

耶穌發言對他說:「西滿,我有一件事要向你說。」西滿說:「師傅,請說罷!」路7:40

耶穌直接稱呼西滿的名字,這表明耶穌願意與他建立關係。西滿的回應顯示他願意聆聽及願意學習。

「一個債主有兩個債戶:一個欠五百〈德納〉,另一個欠五十。因為他們都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赦免了他們二人。那麼,他們中誰更愛他呢?」西滿答說:「我想是那多得恩赦的。」耶穌對他說:「你判斷的正對。」路7:39

這個比喻的債主是天主,我們所有人都是欠債人。意思是天主賜給我們的恩寵這麼豐厚,我們將無法回報。西滿給了耶穌正確的回答。

他遂轉身向着那婦人,對西滿說:「你看見這個婦人嗎?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她卻用眼淚滴濕了我的腳,並用頭髮擦乾。你沒有給我行口親禮,但她自從我進來,就不斷地口親我的腳。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她卻用香液抹了我的腳。故此,我告訴你:她的那許多罪得了赦免,因為她愛的多;但那少得赦免的,是愛的少。」耶穌遂對婦人說:「你的罪得了赦免。」路7:44-48

耶穌轉過身來向着站在祂身後的女人,然後問西滿有沒有看見她。在這裏耶穌作了一個中間人,祂提升了婦人的身份,祂也鼓勵西滿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看這個婦人。

耶穌以款待的分別來教導西滿:西滿沒有按照猶太人的習俗為賓客耶穌洗腳;西滿沒有妥當款待賓客耶穌。他既然把這個女人看成罪人,他沒有直接告訴耶穌她的背景,而只是在心裏發牢騷;西滿沒有保護他的賓客耶穌。雖然在西滿的眼裏這個女人的行徑非常不妥當,但他沒有以主人家的身份去阻止,以致耶穌在別人眼中處於一個尷尬的情況。

這個婦人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寬恕,因此她沒有請求耶穌的寬恕,但耶穌卻主動寬恕了她的罪。因為天主的愛和慈悲比婦人的罪大得多,她的罪得到了赦免了。

同席的人心中想道:「這人是誰?他竟然赦免罪過!」耶穌對婦人說:「你的信德救了你,平安回去罷!」路7:49-50

耶穌不僅在跟這個婦人說話,也在利用這個機會教導那裡的人。

耶穌不只是讚美婦人的信德,祂也在稱讚這個婦人充滿了信望愛三德 。

重點:

第一點:雖然主是全知的,但祂渴望我們能夠將心中的全告訴祂,完全投入與祂的關係。

第二點: 耶穌渴望我們全心愛祂,與祂有一個親密的關係。

第三點:耶穌邀請我們以更新的眼光去看我們的兄弟姊妹。

反省:

從婦人款待耶穌的行動:

  • 我們當中誰不是罪人?面對耶穌的時候,我是否自覺不配?
  • 我是否勇於為耶穌作見證而不擔心別人的看法?
  • 我是否願意把依戀的帶到耶穌跟前,並為了愛而放棄所依戀的?

從西滿款待耶穌的態度:

  • 我是否款待耶穌如一位貴賓?
  • 在領聖體之前有沒有守聖體齋?
  • 在閱讀或聆聽聖言之前,有沒有準備好自己?
  • 在信仰團體的聚會中,我有沒有開放自己?
  • 在與神父接觸的時候,有沒有尊重神師?

祈求我們都能完全明白天主對我們無限的憐憫及寬恕,使我們有更新的力量去更愛祂及寬恕別人。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