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朝聖感觸

十四天的聖地朝聖,跟大家分享三點 (學習朝聖神父的風格):

第一:「自在」

外在環境並不美滿:食物不合口味;上山 (橄欖山、大博爾山、加爾瓦略山──那條陡斜的樓梯….)、下海(加里肋亞湖、死海、約旦河…),對 ,你沒有看錯,多數不是平路;大部分時間還在下雨,甚至滂沱大雨;住的是朝聖旅館,不是多粒星酒店;還有久違了的群體生活!這怎可能「自在」?但發覺朝聖生活──每日彌撒、神父隨時就地閲讀有關聖經章節、在重踏耶穌的足跡時,不自覺地放下了日常生活的瑣事、憂慮,浸淫在與主同行的恩寵下,這些客觀環境都已經變成毫無關係,衹覺「自在」。聖經中的「富家子弟」確實失去了一個好機會!

第二:國旗/國歌的感觸

升國旗、唱國歌通常都在一些重要場合的開幕或頒獎儀式中舉行。每次不論我是在現場或是在電視機前,我都特別會感受到國家和自己的關係,溫暖和驕傲──我是「加拿大」人。在加里肋亞湖遊船河,上船後,先升起加拿大國旗,然後大家合唱加拿大國歌。這是我第一次在非加拿大土地上唱國歌,這「加拿大」人的感覺更加强烈。在唱著國歌當中,漸漸地意識到自己身在聖地,並且腳踏著耶穌曾經平息風浪的湖面,我心中不由自主,由慢變快,不斷說著 “我是「天主」的人”…….

第三:聖地

聖地有各種不能和諧的原因,更有些人個別以不友善的態度去對待不同宗教的人,這是歷史、政治留下的問題,抱著共融、合一的態度去面對。怎樣做? 做到嗎? 在聖誕大殿排隊進入耶穌出生的地方,情況非常混亂,人很多,排隊的地方很容易讓人插隊,我們一團三、四十人,在神父指導下,儘量維持不譲團體散開,其間,神父與一班打算插隊的人發生言語上的磨擦。事後有些團友表達了不安,有些更在當時祈禱起來……

我在想──做基督徒難,在聖地做基督徒更難!

基督徒在聖地,面對的衝突、磨擦、挑戰都是直接的,因為事情就發生在眼前,在身邊,沒有緩衝區的,而且亦必需要即時處理和回應。而此刻他們不選擇退縮,他們不祇是為自己,而是為整個教會。他們做了榜樣給我們看──在謙遜中顯出莊嚴自重,溫順中卻堅定而不懦弱,堅守作為基督徒的本份又保持教會在聖地的地位。

若沒有他們在聖地第一身的堅持,天主教在聖地的狀況亦未可知。感謝他們的無私,願主保守眷顧他們。

~ 陳琪琪 Christmas 2018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