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聖言

真相與真理

要有真相,因有假像。

要有真理,因有歪理。

真相指出真理,真理滿全真相。

為護真理而掩蓋真相,會令真理蒙污也蒙傷。

真相大白於即時,真理彰顯於永恆。

人生苦短如一瞬,誰能洞悉全真理?

唯靠主𧶽明心眼,瞎子方能見主明。

主的驢駒  2024.05.07

走在厄瑪烏路上 …

 有過走在厄瑪烏路上的心情嗎 ? 那是無奈與無望的失落,要告別耶路撒冷 !

但在厄瑪烏的路上,耶穌祢竟親自走近落信仰的心靈,再次用祢的聖言喚醒我生命的希望:

「唉!無知的人哪!為信先知們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竟是這般遲鈍!默西亞不是必須受這些苦難,纔進入他的光榮嗎?他於是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路廿四25 – 27) 

耶穌祢的堅持,讓我想起小時候學寫字,小手也是遲鈍,爸爸也如祢般耐心重複教我,我偷懶不寫時,他帶笑靜看,等著,等著,眼神像祢 !爸爸做的是想我一生幸褔;祢做的是想我幸褔

然而,遲鈍的我, 時間總是浪費在埋怨批評別人的不對,忘了祢教我要活在當下,要不判斷,且無權定別人的罪。埋怨,憤怒,我走上往厄瑪烏的路,向著無信無望的黑暗走去。

這段路不停的在埋怨,把我的眼睛阻止住了,直至在分餅時,我才認出耶穌祢!且記起祢十字架上的苦難,為我等罪人犧牲,以寬恕教我學習寬恕,以愛教我學習去愛。一瞬間,我的眼開了,看見我的驕傲祢的謙遜,我的自大祢的奉,我的罪祢的愛,「遂即動身,返回耶路撒冷」(廿四33)

我要在祢的十字架下重新開始,珍惜活在當下,享受做好此時此刻的一切!

 Madonna Lee  2024.04.11

主的復活對婚姻的啓示

聖週三晚堂區舉行了專為夫婦而設的苦路善功。有份參與的一對夫婦朋友過後跟我們分享說苦路第十四處 「耶穌被埋葬」對他們觸動最深。神父在禮儀結束之際誠意邀請在場夫婦互相反思交流。朋友說感謝聖神推動,他即時跟妻子說:「讓我們將過往一切不是之處像耶穌一樣被埋葬了罷!」妻子也認同地回答說:「好啊!大家既往不究,重新做人!」

朋友們這個四旬期拜苦路的分享觸發我倆對婚姻及家庭生活的反思。男女相方在談戀愛、結合、組織家庭、生兒育女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困難或挑戰。 願意慣常地將婚姻生活上不愉快的事情及負面情緒「埋葬」起來是維持良好夫婦關係的一種好方法。但耶穌受難至死,被埋葬並不是終結。苦路是可有第十五處的,亦是彰顯主基督從死者中光榮復活的一處。主的復活啓示我們夫婦也要學懂「死而後生」,在主的愛內,懷著復活的希望,積極地活著聖善的婚姻生活。

在這復活慶期內,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倆對有關主的復活的福音經文的反省及感受:

「一週的第一天,大清早,她們來到墳墓那𥚃」(谷16:2)

「誰給我們從墳墓門口滾開那塊石頭呢?」(谷16:3)

主耶穌死而被埋葬,婦女們縱使傷心難過,一大清早便動身前去耶穌的墳墓那𥚃。她們在途上反覆思量如何移動把墳墓封上的大石,但她們並沒有因這難題而退縮卻步。因著愛,婦女們還是勇敢上路,心中只記掛着為耶穌做點事!

夫妻也像婦女一樣,在婚姻生活上總會遇到困難,也會有傷痛的時候。但無論困難多大,傷痛多深,只要著眼於對方,憑著愛, 依靠着復活的主基督,「大石頭」也會「被滾開」,每天都可以是「一週的第一天」,重新開始!

「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了」(谷16:6)

「他在你們以先往加里肋亞去,在那裡你們要看見他,就如他所告訴你們的。」(谷16:7)

耶穌復活後沒有即時顯現給門徒,而是要他們回到加里肋亞,在那裡跟他們相見。為甚麼呢?加里肋亞是門徒與主相遇及被召選的地方,同時又是耶穌與門徒救贖工程的起步點。這地方對於門徒與主的關係及他們傳福音的使命確實深具意義。復活後的主在加里肋亞與門徒再次見面,祂並沒有大興問罪之師,反而先祝願他們平安。由此可見耶穌對在苦難中背棄祂的門徒的無限慈悲與寬恕。天主對我們這些信德淺薄、膽怯懦弱的罪人的愛,真是何等的偉大!

婚姻生活有喜亦有悲。假若夫妻關係開始轉壞甚或面臨破裂,我們應毋忘主的叮囑 。祂是要我們同心㩗手返回「加里肋亞」,重拾初心。慈愛的主教導我們無論環境順逆都要互相扶持、互相包容寬恕。婚姻之路,雖不一定是平坦的大道,卻一定不是一條不可回頭的絕路。路途縱有險阻,有主相陪帶領,我們又何足為懼?

「耶穌向她說:『女人,你哭什麼?你找誰?』」(若20:15)

「他們的眼睛開了,這纔認出耶穌來」(路24:31)

瑪利亞瑪達肋納找不到耶穌,站在空墓外痛哭。耶穌跟她說話,她卻不知道是祂,直至祂親䁥的呼喚她的名字,她纔醒覺起來。其實「空墓」再不是黑暗、死亡或絕望的象徵,反而是絕望中希望的標記,因為裡頭有作証的天使、整齊的頭巾和殮布。

同樣地、耶穌親自走近那兩位離開耶路撒冷往厄瑪烏的門徒,但他們的眼睛被沮喪絕望的情緒蒙蔽住了,直至祂跟他們吃飯擘餅的時候,他們的眼睛纔開了,認出耶穌來。

我們在婚姻生活上也常有對主「視而不見」的經驗。當夫妻有爭吵或衝突,很多時只管獨自痛哭、甚或責罵埋怨對方而忘卻了主的臨在及祂的教誨。我們常經不起魔鬼的挑撥,心神都被負面的情緒困擾及封鎖。痛心我們的耶穌會不斷呼喚我們的名字、熾熱我們的心窩。但是除非我們願意放下自我,懷著愛及寛恕,轉向對方,我們是不會認出耶穌來。作為夫婦的,我們要𧫴記勤領聖體、勤辦告解、多讀聖言及事事同心祈禱。這樣,主基督纔能更容易親近我們;主的恩竉纔可以更豐盛的滋養我們的夫妻關係及婚姻生活。

我倆結婚之初,仍未認識主。感謝天主的無限恩典,我們在2016 年一同受洗,後來更在堂區夫婦同心會的一個退省活動安排下,在聖堂內重發婚姻誓言。也就是這樣我們的心眼開了,明白到男女結合不只是「他」與「她」兩個人的事,而是「他」、「她」與「祂」共同结合的婚姻聖事。只有以主基督為核心的婚姻生活才是完美聖善的婚姻生活。

主耶穌已復活!亞肋路亞!我倆在此誠摯祈求天主降福,讓所有基督徒夫婦在主耶穌的愛內永遠合而為一!

朱頌恩、 陳亦信  2024.04.04

「從來沒有人騎過的」驢駒

首先必須聲明,這文章只是一位平信徒聽完吳岳清神父 (Fr. Lionel Goh) 的一段網上釋經之後,僅藉著有限的記憶和微少的領悟力所能寫出來的聖經分享。如果內容有任何與吳神父的釋經有所偏差,那完全是我個人的錯誤,絕對與吳神父無關。吳神父在網上釋經是用英語舉行,所以在此祗有祈求天主保佑我的中文翻譯沒有增加太大的錯誤。

吳神父所講的就是即將在這個主日來臨的「聖枝主日」,特別是注重在耶穌基督坐著一隻驢駒進入聖城耶路撒冷,經文用的是《馬爾谷福音》第十一章。吳神父提出四部福音也都描述耶穌坐在驢駒上進入聖城,但《瑪竇福音》和《若望福音》都源用《匝加利亞先知書》第九章九節來形容耶穌騎驢駒的默西亞君王形象,而《馬爾谷福音》第十一章二節和 《路加福音》第十九章三十節卻用這一句話將注意力放在這匹驢駒上:「從來沒有人騎過的」。

熟悉馬匹或驢駒脾性的人可能都知道,如果將一個人騎在一匹從來沒有人騎過的驢駒上,這匹驢駒一定會發脾氣掙扎跳動。而耶穌卻偏偏揀選一匹「從來沒有人騎過的」驢駒,當中又有什麼玄機?原來要看看《出谷紀》第十三章十三節:「凡首生的驢,應用羊贖回;你若不贖回,應打斷他的頸項。」

在猶太人文化中,牛、綿羊、羔羊等牲畜都是潔淨的,但豬、驢等牲畜卻是不潔的,但例外的卻是開胎首生的驢駒是潔淨的,而且要用羊贖回;否則這匹驢駒是不能用來載人或載貨也不能作其他用途而要被殺。

所以,《馬爾谷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藉著這匹「從來沒有人騎過的」驢駒來指出這位「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就是那用來贖回那驢駒的羊,這就表明耶穌不單是謙遜的君王默西亞,而且更是「救贖的主默西亞」。

在小磐石課程的《馬爾谷福音》,我們常常聽說打從第一章第一節的「天主子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這句甚至整部福音都經常指出耶穌是誰這個問題,在這段聖枝主日的敘述原來也包含這個小小的細節來指出耶穌是誰?

吳神父的釋經實在是令人敬佩。他還有論及其餘章節關於無花果樹的意義,又是一段令人茅塞頓開的釋經,只因時間關係,希望這段聖枝主日為主題的分享能趕緊在聖枝主日前和大家分享。

我在揀選這個筆名的時候根本只想是一個謙卑、忠心為聖言服務的工具,誰知原來也有這樣深層的意義,甚感不佩。容我表白:我也是我母親的開胎首生。

~主的驢駒   2024.03.22

正義與慈愛

或許是天生,自小就培養了正義的性格。交深的同學、同事,朋友們都認同我兩脇插刀,每當其他人需要幫助時,必定毫不猶豫,挺身而出!

可惜我一直將正義背後的精神扭曲。在四旬期反思悔改中,其中一様我有意識去轉化的就是正義的真正精神!耶穌的正義是甚麼呢?

正義不是批判別人的不是,不是輕視他人的努力,不是質問別人的私心,不是譴責他人的犯錯,不是懲罰別人的賠償,不是苛刻的判詞,不是黑白的法律,更不是褒獎自己的付出。

縱使申張正義的出發點沒有帶著半點驕傲和貶低他人的意圖,懂得選擇用憐憫和愛去包容,才悅納於天主。

曾看過教宗方濟各教導:天主的正義是極大的:「其目的不是譴責有罪過的人,而是令他得救和重生」,令即使是最頑固的罪人也成為義人。

「這是源自愛的正義,來自天主內心深處的憐憫和仁慈,在我們被邪惡壓迫,在罪惡和脆弱的重壓下跌倒時,天父的心受感動。所以,天主的正義,不是處分和懲罰,正如保祿宗徒所強調的,天主的正義就是使我們祂的子女成為義人,使我們擺脫凶惡的陷阱,獲得醫治,並重新站起 來」。

拯救所有罪人、承擔整個世界的罪過:這是耶穌在約旦河岸完成的、使若翰十分驚訝的舉動的意義,這就是祂來完成的全義。教宗表示:「耶穌向我們展示,天主的真正正義是拯救人的慈愛,是分擔我們人類處境的愛,祂接近我們,關心我們的痛苦,進入我們的黑暗處境中並帶來光明」。

在四旬期我再讀《若望福音》時,就有更深層的感受。「父不審判任何人,但他把審判的全權交給了子。」(若 5:22)

「耶穌向她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若 8:11)

「願眾人都合而為一!父啊!願他們在我們內合而為一,就如你在我內,我在你內,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我已經將你的名宣示給他們了,我還要宣示,好使你愛我的愛,在他們內,我也在他們內。」(若 17:21-26)

各人處境有不同,亦未必看到別人生活事實的全部。對每個接觸的人,需要尊重和諒解。正義並不是按自己或大眾判斷釐定標準,卻是要時刻提醒自己憐憫、愛護及聆聽,學習了解別人的立場及接受有限的情况,互相尊重達至和平共融!世界並不是以個人為中心;是需要共融與互相包容和欣賞。如果懂得用慈悲的心態看人看事,與人溝通,聆聽、感覺和回應,世界就不單是只照到自己的一面鏡子,卻是鏡子後面的一扇窗,透過光明看得更遠、更豁達,繪畫更美的畫面。

當我有耶穌為生活的中心時,再不是單看到正義的對錯。耶穌是愛,那麼每事中心的出發點就會是愛,才得到耶穌的喜樂、平安和祝福,亦是分享天父的光榮!

上主,請以祢的仁慈拯救我!亞孟。

                                                                                                                      FK  2024.03.13

今天是「將臨期」第三主日 —「喜樂主日」。

最近在我們周圍都洋溢着濃厚的節日氣氛,人們大致上都掛着喜樂的面容。 然而,我們「喜樂」是因為聖誕假期快到?或期望將收到聖誕禮物?  或有機會狂歡大吃一餐?

但之後呢? 這些「喜樂」可以維持多久呢?我們是否可以永遠這樣「喜樂」下去? 我只知道以上提及一切的「喜樂」在我遇到生活上的挑戰時便會灰飛煙滅。

在上星期,當工作上遇到疑似不公平的情況再次發生,我因而大發雷霆。 我「喜樂」的情緒即時消失得無影無蹤!

雖然我因着以上一切令我「喜樂」的事情而把耶穌忘記得一乾二淨,但耶穌卻還是記掛着我。主以當天的讀經給我啟示:

斐理伯書 4:4-7:「你們在主內應當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應當喜樂!你們的寬仁應當叫眾人知道:主快來了。你們什麼也不要掛慮,只在一切事上,以懇求和祈禱,懷着感謝之心,向天主呈上你們的請求;這樣,天主那超乎各種意想的平安,必要在基督耶穌內固守你們的心思念慮。」

感謝主!我的內心立即充滿平安喜樂。翌日,我以懇求和祈禱,懷着感謝之心,向天主呈上我的請求(斐 4:6)。果然在基督耶穌內固守我的心思念慮(斐 4:7)。

藉聖神的帶領,我向上司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便即時解除了我之前的顧慮。

就讓我們由這主日開始,時時懷着喜樂打開聖經,讓生命改變吧!

「這樣,天主那超乎各種意想的平安,必要在基督耶穌內固守你們的心思念慮。」(斐 4:7)

主內,瑪利亞 2023.12.17

聖誕你有什麼禮物送給耶穌?

在聖誕節,我們通常會贈送禮物給我們所愛和關心的人。你有沒有想過送份禮物給耶穌呢?畢竟,聖誕節是祂的生日啊!你可能會問:「耶穌想要我們送什麼禮物給祂?」

或許以下的故事能給你一些啟發:

聖熱羅尼莫(Saint Jerome 公元 347-420 年)用了很多年的時間將聖經翻譯成拉丁語。聖人在聖誕節前幾天完成了他這個宏偉的工作。為了慶祝,聖人決定在附近的白冷度過平安夜。大約在午夜時分,聖人聽到一把輕柔的聲音叫他的名字:「熱羅尼莫!」聖人很驚訝……困惑地環顧四周……什麼也沒有……沒人在那裡!過了一會兒,他又聽到了同樣的聲音:「熱羅尼莫!」聲音是從聖窟(Holy Grotto)之中傳來的。那個聲音繼續說道:「熱羅尼莫,我生日,你會送給我什麼作禮物?」

聖人知道那是耶穌的聲音。聖人立刻熱情地說:「主啊,我把剛剛翻譯好的聖經送給祢。」耶穌回答說:「不,熱羅尼莫,這不是我想要的。」聖人無言以對,開始提議:「我將把所有財產分給窮人,從現在起去做隱士並禁食。」耶穌回答說:「不,熱羅尼莫。那不是我最想要的。」最後,聖人抗議道:「主啊!那請告訴我,什麼會讓祢在生日那天得到最大的喜悅,祢就會得到它。」

耶穌說:「熱羅尼莫,你真的答應嗎?」聖人定地說:「是的,主啊,什麼都可以。」耶穌回答說:「把你的罪交給我……」聖人:「我的罪?主啊!祢要我的罪作什麼?」耶穌回答說:「我想要你的罪,這樣我就可以寬恕你的罪,這就是我來到這個世界的原因。」一片深深的沉默。聖人震驚了,他開始流淚……感激的淚水,整夜淹沒了聖窟。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獻給救主的最好生日禮物就是我們悔改。這是聖誕節最好的慶祝活動。就讓我們送給耶穌一份好好的生日禮物。

基督的小肥羊  2023.12.07

對聖教宗的感言

「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候。」(格後12:10)

對我而言,常年期第廿九主日是一個特別的主日,因為這一天也是我敬愛的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慶日。

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世的時候我尚未信主,對主的教會並不認識、對宗教信仰也缺乏熱忱。但不知為何,每當電視上出現了聖教宗的新聞時,我總會立即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去專心聆聽報導。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晚年患上了柏甘遜症的教宗的臉容。當時的我對那位白髮蒼蒼、身體傴僂的教會最高領導,有莫名的敬佩及憐惜。但與此同時,心裡卻有兩個不解的疑問:第一,這位教宗年紀老邁,疾病纏身,但仍然緊守崗位,他究竟憑甚麼力量可以這樣堅持下去?第二,承受著工作重擔及病痛煎熬,他為何仍然可以這樣喜樂與安祥?

轉眼之間,聖教宗逝世已有十八年。這期間,慈悲的天父亦籍著我對聖教宗的敬愛及「好奇」而漸漸將我向衪拉近。因著主的恩竉我終於在2016年領洗。我想聖教宗在天上亦會因我這罪人的皈依而展露出他那含蓄的、充滿魅力的「招牌」笑容。

這多年來,通過信仰靈修,我對當年有關聖教宗的疑問也逐漸得到解答。我明白到聖教宗是真正的「活出基督」。他效法主耶穌,對天主的派遣及旨意是絕對的接受與服從。他盡心盡力地履行教宗的職責,至死不渝。為了事奉天主、為福傳、為救靈、為了愛,他是絕不怕犧牲。縱使遇上極大困難、處於劣勢逆境,就如他曾對信眾所說,他是「永不、永不放棄希望」。聖教宗這鼓勵之詞,也往往在我最失望的時候給予我很大的力量!

聖保祿宗徒說:「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候。」(格後12:10)生活的種種考驗也使我體會到人自身的力量是不可靠的,我們必須要像聖教宗一樣對天主完全信賴與交託才能獲得真正的力量。主與我們同在,我們又有何懼怕?我相信也是因著這個堅強的信念,聖教宗在他經歷無數驚濤駭浪的傳奇一生中 ,能時刻都活出主的喜樂與平安。

感謝天主賜予我們這位深愛主、深愛人的偉大善牧。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我等祈!

                                                                                                            朱頌恩 2023.10.18

真的會永遠不死嗎?

「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麼?」(若11:26)

「我信!請袮補助我的無信罷!」(谷9:24)

還記得在2015 年讀慕道班的時候,曾寫了一篇有關自己如何皈依我主的文章。事隔多年,近日在整理書櫃資料的時候隅然「發掘」了這份「珍藏」,很渴望在此跟大家分享如下:

「回想天主對我的召喚大概始於五年前,一向健康快樂的母親患上了失智症,樂觀及勇於面對困難的父親也不幸地在一年後患上癌病。他在忍受著老伴漸失去認知及照顧自己能力的無奈下,仍要面對種種療程的煎熬。經過兩年多的博鬭,父親終在兩年前離世。

因父母親與我同住,大家關係很親。伴著父親走了最後困難日子的我,對他面對疾病痛苦的經歷實在感同身受!內心對疾病、死亡及失去至愛等等人生必會面對的痛苦起了很大的恐懼感!

父親去世後大概一年多,自己身體竟也出現了與他患病時相近的病徵,內心非常害怕。幸得妻子及一班好友的開解才能勉強冷靜下來,無奈地面對接踵而來的種種測試及治療。

有一天,與我相悉四十多載的摯友跟我分享了他怎樣面對父親患癌死亡及親人抗癌成功的心路歷程。他更與我分享了信仰如何給他力量,使他冷靜及勇敢地面對挑戰,令我深受感動。

一天晚上,我在極度憂慮及恐懼下不能成眠,第一次悄悄地向主禱告,求主保守身體健康,竟感受了不知從何而來的平靜。改天我向摰友講述了這感受,我們倆人都認為這是天主的感召。在他的鼓勵及安排下我開始了慕道的過程。更難得的是妻子也很樂意與我一起踏出這重要一步。

數月下來,所面對的疾病被確定不是甚麼重症,而我的慕道過程亦充滿喜樂。每次坐在教堂內參與彌撒都感受到難言的平靜,這個感覺且越來越鮮明。在聽多了道理下,開始對「生」及「死」有了不同的看法,更感覺漸漸走出對死亡恐懼的陰影!

2015 年10 月4日的收錄禮是我第一次參加彌撒。恰巧的是,這天也正是父親的生忌。加上至愛的太太就在身旁,摯友及其家人也在教堂內支持,內心感到無比的喜樂。摯友更成為我和妻子的sponsor。心想大慈大悲的天主父,早在四十多年前已為我鋪排了這位天使朋友、準備了我皈依的路。感謝主的奇妙恩典!」

轉眼間我領洗已快七年。翻閱以上文章,回想起自己皈依的心路歷程,有很大的觸動。這瞬間,不其然又聯想起以下這段常令我反覆思量的福音章節:

「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麼?」(若11:25-26)

恐懼死亡使我向主靠近;親近主使我漸漸擺脫對死亡的恐懼。我真的會永遠不死嗎?主啊,「我信!請袮補助我的無信罷!」(谷9:24)

                                                                                                                                   陳亦信 2023.09.22